由列宁物质定义而发存在主义联想.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由列宁物质定义而发存在主义联想

由列宁物质定义而发存在主义联想   【摘 要】重新翻开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以下简称《唯批》),参考列宁在批判马赫主义者唯心主义立场时给“物质”所下的定义,结合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对“存在”的论述,本文探讨了物质、存在、感觉、意识等概念及关系,再次强调“物质的存在”毋须感觉证明的结论,由“物质的存在”到“人的存在”的联想,进而肯定弱化本体论思考,重视人的存在状态的“存在主义”哲学所引领的研究方向的转变。   【关键词】客观 感觉 主体性 存在主义      第一部分:关于“物质”的定义和“各家之见”   “哲学应当证明和推论一切,而不应当局限于下定义”。尽管如此,为了弄清楚问题,为了解决心中的疑惑,我不得不参考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希望从中得到启发。(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是针对俄国马赫主义者的。“全部自然科学只能描写我们通常称为感觉的那些要素的复合”。这里明显的露出了马赫主义者的马脚,他们宣称物理世界即“自然科学描写的对象”是感觉要素的复合,客观性是在主体性之下的,客观性依赖于主体性。正如列宁所说,这(马赫主义者们的“要素”说怪论)是一种“陈词滥调”,“早在1710年就已经被(贝克莱)发现了”。列宁的物质定义很好地摆脱了唯心主义的窠臼,首先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范畴”,而不是意识,不是意识的创造物,对于意识,物质保持着它的独立性,不再以主体的尺度作为衡量客体是否存在的标准。其次,这个定义克服了不可知论,“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感觉作为主体和客体的中介实现了主客体统一。   古往今来,哲学界始终在本体论上争论着,“世界是物质第一性还是意识第一性”成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将哲学家们分成了两大阵营,唯心主义者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意识,意识决定物质,意识是第一性的;唯物主义者则持相反观点。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它的存在到底要不要意识的证明呢?这个问题反复纠缠着我。列宁在《唯批》中有两次讲到物质定义,以上所提是列宁的第一次论述,从字面上看,三次提到“感觉”,感觉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感觉确证“物质”的存在,感觉是主体认识客体的媒介。但我总觉得这个定义中包含着过于浓厚的“人本主义”或“感觉主义”色彩,主体的感觉掩盖了物质的客观,直观的感觉掩盖了能动的反映,孰重孰轻,似乎有点模糊。物质作为客观存在,即使主体感觉不到它,它仍然是存在的,它存在的客观性、可靠性仍然是不容怀疑的,物质存在于感觉之外。唯心主义者就是因为不相信感觉之外,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过于强调主观意识和感觉,认为“存在即是被感知”,“心外无物”“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等等才陷入错误的泥潭而背离了真理的道路的。让我们来看看相关哲学家对这个问题的理解:“笛卡尔认为,现有的知识都是不可靠的,因为它们建立在不可靠的基础之上。”笛卡尔是个怀疑论者,他的怀疑是普遍的,被怀疑的对象与梦境事物有关,连不可怀疑的确定性也在被怀疑之列,包括:周围世界,我的身体,数学的观念。笛卡尔认为,“首先,周围世界是感知到的现象”;“既然我们有被感觉欺骗的经历,感觉之不可靠是显而易见的”;这里笛卡尔并没有明确提到客观实在与感觉之间的关系问题,只是表明了他的怀疑,但他明确指出感觉的不确定性不能作为事物存在的佐证,这点是正确的,而他又说“思想可以怀疑外在对象,也可以怀疑思想之内的对象,但却不能怀疑自身”,并提出了一个伟大的命题“我思故我在”。事实上,笛卡尔没有告诉我们答案。那么,从他这个“伟大的命题”中,我们知道“我”这个客观存在的事物是要“我思”即“我在思”来确证的,“‘我思’是以意识活动为对象的自我意识,即后来哲学家所说的反思意识”。但这只是确证了“我”的存在,那么“我”之外的存在是否真实呢,如何确证呢,笛卡尔没有说明。为了达到真理的彼岸,我们继续求索,脚步停在了贝克莱的面前。   贝克莱把“存在”的意义限定于认识对象,然后用“被感知”来解释认识对象,从经验论的前提出发,合乎逻辑的得出了“存在就是被感知”的结论,这是典型的唯心主义观点。他否认未被感知的或物质的存在,感觉之外不存在任何东西,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他的追随者――俄国的马赫主义者们,沿着祖先的错误继续向深渊滑进。1883年,马赫在《力学》一书中重复同样的思想:感觉不是物的符号,而物倒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感觉复合的思想符号。“世界是要素即感觉的复合”。为了继续寻求真理,我们不得不告别贝克莱。   在《唯批》中,列宁第二次给“物质”下定义:“物质这个概念正如我们已经讲过的,在认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