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组织中层管理者绩效结构探索性与验证性因素分析
组织中层管理者绩效结构探索性与验证性因素分析
摘 要:本研究以各类组织中层管理者为对象,通过编制工作绩效评定问卷,运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对组织中层管理者的工作绩效结构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组织中层管理者的工作绩效结构由五个维度构成:人际沟通、行事风格、领导作为、任务执行、敬业尽责。五维度结构模型与西方关于工作绩效的“任务――周边绩效”模型存在明显差异。五维度结构能较好地反映中层管理者工作绩效的特殊性。
关键词:组织中层管理者;绩效结构;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92(2008)01-0060-07
he Exploring and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on the
Middle Managers’ Job Performance Structure
CEN Liang1,2 , DUAN Xing-min1
(1. Management Schoo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49, China; 2. engshui University, engshui 05000, China)
Abstract:his research takes each kind of the middle managers as an object. 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job performance’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 it carries on 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middle managers’ job performance structure by using exploring and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methods. 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iddle managers’ job performance structure constitutes by five dimensions, it includes th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the conduct style, the leader’s achievement, the execution of the duty and the fulfillment of the 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y. he five-dimension structure model here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estern “task context performance” model, and the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 also reflect that the cultural elements influence the administrative actions in certain degrees.
ey words:the middle managers; job performance structure; exploring factor analysis;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1 引言
中层管理者是组织人才的中坚力量,其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直接影响到组织的永续发展。长期以来,理论界对于中层管理者的有效管理问题并没有给予充分关注,以往研究大多集中在高层管理者身上。
中层管理者的有效管理,关键取决于是否建立有科学、完备、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而绩效评估体系建立的前提是对绩效概念及其结构有清晰、明确的认识,否则,绩效管理就失去了针对性和客观性。
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有关绩效结构问题的深入探讨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并不断形成如下一些研究倾向:一是将工作绩效看作是“员工自己控制的与组织目标相关的行为”[1],绩效评定逐渐由对结果的关注转移到对工作行为的关注[2]。二是认为绩效并非单维的,而是多维的结构,并依此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尝试构建了不同的绩效结构模型,如Campbell的8因素结构论,Borman和Motowidlo的任务绩效(ask Performance)和周边绩效(Contextual Performance)结构理论[4],esketh和Neal的适应性绩效(Adaptive Performance)理论[5]等。其中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