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设施栽培葡萄田间及保鲜期主要病害发生与危害
设施栽培葡萄田间及保鲜期主要病害发生与危害
摘要该研究主要对江苏沿海地区设施栽培葡萄的田间及保鲜期主要病害的发生与危害进行了调查与研究,调查表明,田间栽培过程中霜霉病、白粉病及灰霉病等发病较为严重,而保鲜期发病则以灰霉病为主。同时对相关病害的发生消长规律、致病性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设施栽培;葡萄;病害;种类;危害
中图分类号S436.6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0-0187-03
葡萄在设施栽培条件的保护下,与露地栽培的环境条件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是一个独特的栽培环境系统。葡萄的设施栽培创造了适宜的温度与湿度环境,为葡萄的周年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同时也为病害的发生与流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随着葡萄设施栽培的发展,造成对葡萄危害的病害种类显著增加,危害程度也在逐年加重。葡萄霜霉病、白粉病、黑痘病、灰霉病、酸腐病等病害已成为设施栽培中的主要病害;葡萄采后病害主要有灰霉病、青霉病等,其中由灰霉葡萄孢霉引起的灰霉病是对鲜食葡萄具有毁灭性的病害,该病菌在低温下(-0.5 ℃)仍能生长繁殖,而葡萄对其的抵抗力较弱,容易引起腐烂霉变[1-2]。这些病害的发生危害极大,不少地方的葡萄园减产,甚至无商品果产出。因此,掌握设施栽培及储藏过程中葡萄病害发生的种类及特点等情况,对于及时更好地开展葡萄病害控制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葡萄设施栽培主要病害
1.1葡萄霜霉病
该病是一种世界性的病害,病菌属鞭毛菌亚门霜霉目单轴霉属真菌(Plasmopara viticola(Berk. et Curtis.)Berl et de Toni),为专性寄生菌,只危害葡萄。菌丝体在寄主细胞间蔓延,以球状吸器伸入寄主细胞吸收养料。
葡萄霜霉病主要危害植物的叶片、新梢、卷须等组织。叶片受害,最初在叶面上产生半透明、水渍状、边缘不清晰的小斑点,后逐渐扩大为淡黄色至黄褐色多角形病斑,大小形状不一,有时数个病斑连在一起,形成黄褐色干枯的大型病斑。空气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白色霉状物。后病斑干枯呈褐色,病叶易提早脱落。嫩梢、卷须、叶柄、花穗梗感病,病斑初为半透明水渍状斑点,后逐渐扩大,病斑呈黄褐色至褐色、稍凹陷,空气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较稀疏的白色霉状物,病梢生长停止,扭曲,严重时枯死。幼果感病,病斑近圆形、呈灰绿色,表面生有白色霉状物,后皱缩脱落,果粒长大后感病,一般不形成霉状物。穗轴感病,会引起部分果穗或整个果穗脱落[3]。
霜霉病的发生流行与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孢子囊形成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3~28 ℃,最适宜温度为15 ℃;孢子囊萌发的温度范围为5~21 ℃,最适宜温度为10~15 ℃;游动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8~24 ℃;侵染的最适湿度大于95%。孢子囊的形成、萌发和游动孢子的萌发侵染均需有雨水或露水时才能进行。潮湿、冷凉、多雨、多露、多雾天气有利于霜霉病的发生,降雨是引起该病流行的主要因子。
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在落叶中越冬,在暖冬地区,附着在芽上和挂在树上的叶片内的菌丝体也能越冬。其卵孢子随腐烂叶片在土壤中能存活2年左右。翌年春天,气温达11 ℃时,卵孢子在小水滴中萌发,产生芽管,形成孢子囊,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借风雨传播到寄主的绿色组织上,由气孔、水孔侵入,经7~12 d的潜育期,又产生孢子囊,进行再侵染。孢子囊通常在晚间生成,清晨有露水时进行侵染,没能侵染的孢子囊暴露在阳光下数小时即失去生活力[4]。
葡萄霜霉菌致病力的差异,首先表现在其孢子囊的大小和其中所含的细胞核数量的差异。不同菌丝体间有细胞核交换现象和异核现象,由于异核现象的作用,霜霉菌的自然群体的致病力可以通过细胞核之间的协生作用达到其最高水平。
不同品种对葡萄霜霉病抗性有较大的差异,欧亚品种群的葡萄易感病,欧美杂交品种较抗病,美洲品种较少感病,几乎所有无核品种均为高感品种。葡萄对霜霉病抗性与叶内可滴定酸、游离氨基酸、还原糖均无显著的相关性,而外施高浓度邻苯二酚却可显著降低霜霉病发病程度。目前葡萄霜霉病抗性机制方面研究表明,气孔密度和结构与葡萄霜霉病的抗性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抗病类型的叶背气孔小,稀少,孔有白色的堆积物,感病类型的气孔大,密集。罗素兰应用BSA. RAPD和SCAR方法研究葡萄抗霜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发现了RAPD标记OP006-1500与葡萄抗霜霉病主效基因(Rpv-1)紧密连锁,将该DNA片段克隆并测序,证明了SCAR 标记的通用性,可用于葡萄抗病育种中杂种对霜霉病的抗性鉴定[5-6]。
1.2葡萄白粉病
病原菌危葡萄钩丝壳菌(Uncinula necator(Schw.)Burr.),属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白粉菌科钩丝壳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英语试题.pdf VIP
- 职业生涯规划书-赵胜绪.pdf VIP
- 《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教案.docx VIP
- 水文地质学基础 项目2 包气带地下水 项目2 包气带地下水.pptx VIP
- 采购需求管理办法.pdf VIP
- PLC应用技术(西门子S7-1200)全套PPT课件.pptx
- T_SZMS 0011-2025 实时数字示波器校准规范.pdf VIP
- 广东省公路工程工程量清单编制办法.pdf VIP
- 【课件】GB35181-2025重大火灾隐患判定规则解读.pptx
- HG∕T 5955-2021 石油化工废催化剂 钼测定方法.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