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博物馆基本陈列策划与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长沙博物馆基本陈列策划与设计

长沙博物馆基本陈列策划与设计   长沙博物馆2017年5月18日隆重开幕的“湘江北去?中流击水――长沙历史文化陈列”,是第一次全面展示长沙历史文化发展脉络的大型陈列。陈列分两个篇章,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展出反映长沙历史文化内涵的文物1250余件(套),综合运用场景、艺术品、新媒体展项80余处。在策划设计的过程中,我们根据长沙历史文化的特色,合理构建陈列体系,提炼陈列主题,突出重点亮点,通过展示空间的整理重构、陈列艺术形象的设计和空间色彩的诠释,力求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在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下讲述好长沙故事。   一、长沙历史文化特色的分析   长沙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脉绵长,各个时期的历史文化遗产十分丰富。从陈列内容策划的角度来看,长沙历史文化的地方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区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长沙地处湘中,绾毂南北,连接东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是湖湘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万年前,长沙开始有人类活动。西周时期建立方国,宁乡炭河里就是方国的政治中心。战国时期楚人设立长沙县,长沙成为楚国南部的重镇。自秦代末年设立长沙郡起,长沙正式纳入中央王朝的政治版图,此后2000余年来,长沙一直是各代州、郡、路、府的治所,并一度成为西汉长沙国、五代马楚国的国都和明代藩王的分封之地,有“湖湘首邑”之称。作为政治中心的载体,长沙城自战国楚人开始营建以来,城市的中心均未变化,这不仅成就了长沙在世界城建史上的奇迹,也积淀了长沙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2.中国南方的青铜之乡   商周时期,长沙是远离中原政治中心的化外之地。但至迟在商代晚期,商人经由汉水流域,入洞庭,溯湘江而上来到了长沙,带来了发达的青铜文明。这是长沙历史上第一次受到中原文明的强烈影响。今宁乡黄材盆地及其周边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已出土商周青铜器数百件,四羊方尊、人面纹鼎、青铜大铙等以其形体之高大厚重,铸造之精美绝伦成为中国青铜器中的珍品,奠定了长沙作为南方青铜文化中心之一的地位。90年代黄材盆地西周炭河里古城的发现、望城高沙脊遗址和贵族墓的发掘,证明了长沙西周方国的存在,也表明了青铜文明的输入,给长沙带来的不仅是物质文明的巨大进步,也给长沙地区的社会形态带来了巨大变化,长沙由此进入了国家文明时期。   3.以“楚汉名城”著称于世   楚汉时期是长沙历史上重要的节点时期。这一时期时间跨度达500余年,长沙完成了由南蛮之地逐渐融合到大一统的汉文明之中的历史进程,特别是西汉长沙国的建立,基本确定了两千余年来洞庭湖以南地区的政治版图,对促进当地民族的融合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春秋晚期楚人进入长沙,前后经营三百余年,在这里设县建城,并以长沙为前沿阵地发动对南方越人的攻伐。楚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力,发展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同时将周人的礼仪制度、思想文化带到长沙,基本荡涤了本地越文化的主体,使本地文化面貌焕然一新。公元前202年,刘邦封吴芮为长沙王,都临湘(今长沙),开启长沙的封国时代。长沙国分吴氏、刘氏两个时期,其分封历程、疆域变迁及与南越国的关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汉政权的政治走向。西汉长沙王室墓、马王堆汉墓的出土文物,呈现出汉代长沙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4.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唐代,随着中外交流的日益频繁,造船与航海技术的进步,中国的瓷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大量销往海外。长沙本土窑场――长沙窑,创新釉下多彩的烧造工艺,大胆吸收并融合其他民族的文化因素,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跻身唐代外销瓷行列,将长沙窑瓷器销往东亚、南亚、西亚及北非地区,形成唐代瓷器外销白瓷、青瓷、彩瓷三足鼎立的局面。20世纪90年代印度尼西亚海域“黑石号”沉船上打捞出唐代的外销瓷器65000余件,其中长沙窑瓷器达50000余件,可见长沙窑瓷器在唐代外销瓷中所占比例之重,外销规模之大。长沙窑瓷器的成功外销,是长沙这个内陆城市的产品第一次大规模走向海外,它以瓷器为载体,把古老的中华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紧密联系,在文明的交流互鉴中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5.湖湘文化之都   ?L沙自古人文荟萃,文运昌盛。战国晚期,屈原流落沅湘,曾经来到长沙,其作品《怀沙》既为怀念长沙而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郢都,屈原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一百多年后,贾谊贬谪为长沙王太傅,寓居长沙3年有余,期间曾作《吊屈原赋》《鹏鸟赋》等。两位先贤的忧乐情怀、民本思想开湖湘文化之滥觞,长沙由此有“屈贾之乡”的美誉。唐代,一方面大批官宦、文人或谪居或游历潭州(今长沙),如杜甫、柳宗元、李龟年、裴休、孙思邈、刘长卿、韩愈等;另一方面随着科举制度的确立,潭州学风炽盛,人才辈出,产生了欧阳询、怀素、齐已等书法家、文学家,文化名人的聚集,促进了长沙文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