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少年网恋惨案背后思考
青少年网恋惨案背后思考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一起大学生网恋惨案的分析研究,指出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剖析了青少年网恋的深层原因,并提供了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青少年 网恋 思考
一、青少年网恋惨案
2008年10月22日晚上7:30,新乡市华兰大道发生一起惨案,河南某高校服装表演系20岁的大一女生周某被其前男友21岁的林某连刺数刀,当场死亡,现场还散落着一束鲜红的玫瑰。这起网恋惨案源于2004年暑期,安徽阜阳的林某中考无聊上网,无意中加了四川内江还是初三学生的周某的QQ号,通过视频聊天,林某被周某的美貌所吸引,在网络上展开了爱情攻势。半年后,两人在林某父母打工地上海第一次见了面,积蓄已久的激情让两个年轻人迅速沉迷于爱河,在上海短暂见面的几天里就过起了同居生活。在随后几年里二人虽然相隔千里,但都通过网络视频来联络感情,这段网恋一直保持了4年。2008年8月周某收到河南某高校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向没有考上大学,在上海打工的林某提出了分手,并更换了自己的手机号和QQ号等联系方式,林某无法接受自己被抛弃的事实,先后向周父发了50条的恐吓短信。无果后林某在某知名网站发帖,谎称:四川女孩周某因家境贫困、无力上学,安徽打工仔林某身兼数职供她读书,不料,她考入河南某大学后,忘恩负义,非但知恩不报,还四处散布谣言,说林对她心怀不轨,现今,林已身患白血病,恳求网友热心相助使其在生命最后一刻见这位美丽却没有良心的女孩一面,并发动网友进行人肉搜索,得到了周某的全部个人资料。林某赶到河南要求周某与自己继续保持恋爱关系,遭到周某拒绝后,林某就拔出水果刀捅向周某,周某当场身亡,林某在现场被警察逮捕,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制裁。
二、网恋反映出来的问题
1.网恋年龄低龄化。有调查显示,网恋年龄结构一般在20~30岁之间,占网恋总数的60%。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刚刚参加工作,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上网,更重要的是网络成本低,交友面也无限大,正适合他们有意或随意点击爱情。但本案例中网恋开始时,林某17岁,周某才16岁,还是初中生,反映出目前青少年网恋的低龄化趋势。
2.网恋目的务虚化。部分大学生谈恋爱往往是以满足其对生理和心理的好奇心、追求性刺激、消除空虚寂寞为目的的。事实上本案中周某从网恋一开始,就懵懵懂懂,没有明确的目的。一方面,可能因为中学生正值青年前期,生理机能基本成熟,心理机能趋于成熟,对生理和心理上的好奇心更加强烈,渴望与异性交往,体验恋爱带来的新鲜刺激,但不知道爱情究竟是什么,也没有认真思考过。另一方面,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活使她们感到孤独无聊、空虚、寂寞,仅仅把网恋作为满足其好奇心和消除空虚寂寞的手段,而不是为了追求真正的爱情。
3.网恋行为的轻率化。当前网络信息无序化,许多不良信息充实其中,青少年认知能力薄弱,就很容易受到格调低下的性信息和西方“性自由”、“性解放”思想的影响,恋爱观偏离中国传统文化的规范,以追求“性自由”、“性解放”为时尚,在恋爱行为方面表现的过于随意、急躁和轻率。本案中林某、周某第一次见面就发生性关系,开始同居生活,就充分反映出目前青少年恋爱行为的随意与轻率。
4.网恋受挫心理的脆弱化。上海某高校的心理学研究机构曾对该校和外校的部分大学生分年级作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越来越多大学生都有恋爱经历,遇到情感挫折的大学生,80%以上认为自己能表现为“理性思考”,但认为“会沮丧哀怨不能自拔”的也有近10%。此外,遇到挫折后的大学生绝大部分表示将选择“放在心里,自己解决”或“找朋友诉说”,想到寻求父母家庭、学校老师和心理咨询帮助的非常少。如果不能及时排除或转移由于失恋造成的一系列消极心理,如羞辱、愤恨、悲伤、失落、孤独、虚无、绝望等,那么容易导致青少年出现自杀、报复和抑郁等行为,这将给学校和社会带来巨大危害。本案中林某就是典型的事例。
5.网恋纠纷的无助化。根据对武汉市高校的抽样调查显示,95%大学生认为网恋没有爱情,但35%的学生经历过网恋,63%的学生希望尝试网恋,但网恋的成功率仅为0.1%。因而,网恋引起的纠纷必然很多、很复杂。目前网恋纠纷尚未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特别是学校,从来没有对学生进行如何解决生活纠纷的教育,往往是学生遇到此类纠纷,只是被动的躲避,而不是主动出击解决问题。本案中周某受到林某纠缠长达2月之久,周父接到恐吓短信50多条,也只是被动的多次更换手机号码,直到周某惨遭杀害,周父满脸仍是无助的表情。
6.人肉搜索助纣为虐。人肉搜索是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人碰人、人挤人、人挨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变枯燥乏味的查询过程为“一人提问、八方回应,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声呼唤惊醒万颗真心”的人性化搜索体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