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贵州典型古生物化石
贵州典型古生物化石
贵州古生物化石的门类、属、种众多,从8亿年前的藻类到1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都有发现。古生态群落遗迹也十分丰富,在发现的众多古生物中,以宏观藻类、大型岩刺疑源类、海绵等为主的瓮安生物群,以三叶虫和棘皮动物为主的凯里生物群,以海百合、海生爬行动物等多种古生物为主的关岭生物群、盘县动物群,以胡氏贵州龙、幻龙为代表的贵州龙动物群,均为贵州特有、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关岭爬行动物
在关岭自治县新铺乡黄土塘一带的晚三叠纪瓦窑组中发现的古生物化石,距今约2.5亿年。据《关岭县志》载:“关岭海生爬行动物化石,于1998年10月新铺农民在挖掘海百合化石时发现,其形似‘龙’。经尹恭正等科技人员研究确定,关岭海生爬行动物有5个目(鳍龙目、循齿龙目、鱼龙目),2个亚目(肿肋龙亚目、豆石龙亚目),6个科(中国龙科、鱼龙科、混鱼龙科、杯椎鱼龙科、萨斯特鱼龙科、关岭鱼龙科。其中中国龙龙科、关岭鱼龙科为新科),9个属(中国龙属、瓦窑龙属、新铺鱼龙属、贵州鱼龙属、典型鱼龙属、关岭鱼龙属等6个新属)及10个种(9个为新种)。其中最完整的一条幻龙化石长2.9米,胸腰椎共分21节,尾椎25节以上,头部扁平,近于矛形。关岭地区晚三叠纪早期海生爬行动物与古特提斯海的海生爬行动物有些相似,但关岭地区晚三叠纪早期的海生爬行动物,鳍龙类和鱼龙类具有三叠纪与侏罗纪至白垩纪动物群之间的过渡性质,在种类的组成上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和多样性,在当今世界绝无仅有。”
关岭海百合
贵州海百合化石分布在贵州省关岭、贞丰、贵阳青岩等地的三叠系地层中。它不是植物.而是一种动物,我们所熟悉的海星和海参是它的近亲。
早在20世纪30年代末由地质学家许德佑先生发现,1949年经古生物学家穆恩之先生鉴定,定名为“许氏创孔海百合”。20世纪90年代改称为“关岭创孔海百合”,后简称“关岭海百合”。海百合化石,属古生无脊椎动物中最高等的一种,系棘皮动物门,海百合纲。其目、科、属、种较为复杂。关岭海百合系等称海百合目,五角海百合科,贵州关岭属种。五角海百合。也称“鸡足”,分冠(头部)、茎(身部)、根(足部)三部分,以吸吮海底微生物为食。冠部中央有口,周围有腕,各腕数回分歧而为枝,枝上有萼,萼小而不明显。羽状分枝的腕和上部的冠。构成多枝的扇形冠状,一般冠径5~20cm,茎长10~100cm。个别最长者可达250cm,茎杆直径1cm左右;也有个别为2.5cm。根部不太发育,因此不甚明显。它们固着在海底或浮木上,就像一朵朵盛开的百合花,因而得名。海百合在5亿年前就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至今,在深海中依然可以见到它们的身影,所以也是“活化石”。
关岭海百合出现在新铺黄土塘一带的三叠纪瓦窑组古生动物化石群,距今约2.4亿年。海百合多见于锰结核岩层之上的纹层状泥质灰岩中,构成极其密集的化石富集层。古生爬行动物和海百合的产出层位似有上下之分,前者略高于后者。海百合作为观赏石,在某种意义上比其他古生物化石的观赏价值要突出得多。最明显的特点是“其冠如花,茎杆分明,精美纤秀。图案逼真,如诗如画,栩栩如生”。
兴义贵州龙
兴义顶效贵州龙化石遗迹,位于兴义市城北东约13km处,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兴义马岭河峡谷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景区。
1957年,胡承志先生(现为国家地质博物馆研究员)在云南和贵州一带进行野外考察,途经贵州兴义市效效镇绿荫村,在村子里歇息。他在农家的一栋石板房(村民用石砌房、石板盖房)的石头上,无意中发现了一件保存十分精美的爬行类化石。他感到十分惊奇,就停下来在当地走访,了解到那里的岩层里面有这种化石,于是撬下几块带回北京,送给我国著名的古脊椎动物学家杨钟健先生鉴定。杨钟健先生将其命名为胡氏贵州龙。这是中国对贵州海生爬行动物的首次发现和研究。
兴义贵州龙属贵州龙科,贵州龙属。根据其个体较小,一般为20cm;头骨较小,呈三角形;眼眶大而圆,嘴部小而尖,牙齿尖而圆;颈部细长,颈椎的椎体后部宽于前部;背椎比颈椎粗壮,肋骨末端稍尖,四肢尚原始,呈爪状,可能像现代海豹和海狮那样两栖生活,能够爬上陆地捕食或产卵,命名为新属――贵州龙属。为纪念胡承志的发现,继又命名为新种“胡氏贵州龙”。意外兴义龙属扁鼻龙科,兴义龙属。根据其个体中等;头前部宽而饨;鼻孔小,位于头前缘和眼孔之间;颞颥孔间顶骨部很窄;牙齿小而个有粗条纹,大小不一;颈椎腹侧有棱和中间沟,椎体中部收缩等特征,命名为新属新种――兴义龙属的“意外兴义龙”。胡氏贵州龙、意外兴义龙的地质时代为中三叠纪,估计属两栖生活,多活动于海滨区域,距今约2:3亿年前晚三叠纪早期。
兴义贵州中华真颚鱼
在兴义还发现东方肋鳞鱼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