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文水二中2017-2018学年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VIP

山西省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文水二中2017-2018学年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西省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文水二中2017-2018学年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 第一学期高一历史联考测试题 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第 Ⅰ 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这一论述说明西周时期 ( ) A.宗法制度开始遭到破坏 B.分封制度以宗法关系为基础 C.分封制度凸显中央集权 D.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 2.南宋何澹《龙泉县志》:“近境有剑池湖,世传欧冶子于此铸剑,其中一号龙渊。”龙泉原名龙渊,因剑而得名,唐时因避高祖李渊讳,改名龙泉。改名体现了(  ) A.维护皇权的独尊 B.借皇帝名号宣传 C.宗法观念的影响 D.神化皇权的需要 3.《荀子?君道》称:“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 A.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B.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C.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D.推行行省制度,加强地方控制 4.汉武帝成年主持政务后,频繁换相,并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让他们能够出入宫禁,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汉武帝这样做意在(  ) A.打破政治上的特权垄断 B.巩固和扩大统治基础 C.分散和限制丞相的权力 D.纠正察举制度的弊端 5.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制意在(  ) 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 C.确保皇位传承稳固 D.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 6.傅乐成的《中国通史》中说:在此以前,无论名义上如何,中国实际是分裂的……“诸夏”或“中国”都是个笼统的概念,并没有确切的范围和实际的组织;到此“中国”二字有了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庞大帝国和它的土地人民。促使此处“中国”概念变化的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 7.主父偃曾上书汉武帝说,“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导致这一现象的出现和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分别是(  ) A.郡县制、设置中朝 B.郡国并行制、“推恩令” C.郡国并行制、“封异姓王” D.郡县制、设刺史 8.三公九卿制度的基本结构从秦朝一直沿用,直到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中央官制三级制度才算寿终正寝。“寿终正寝”的标志性事件是( ) A.汉代设中朝 B.唐代设三省 C.宋代设副相 D.明代废丞相 9.按唐制,中男(男丁16岁以上至21岁为中男)不服兵役,成男(男丁22岁以上为成男)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的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你认为魏征供职于( ) A.尚书省 B.中书省 C.兵部 D.门下省 10.《汉书·武帝记》记载:元朔元年,有司奏“令二千石(郡守、刺史等级的官员)举孝廉,所以化元元(平长百姓)、移风俗也”, 且“非有实行可见,不容谬举”。这说明察举制( ) 具有严格选举程序 解决了官员空缺的问题 兼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使地方获得自主用人权 11.下面信息概述了某朝代政治上的部分特征。这应该是(  ) ●门阀政治基本解体 ●文官地位超过武将 ●宰相职事权被分割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12.如下表主要反映出(  ) 秦朝 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两汉 汉初实行郡国丙行制的双轨制 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 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唐朝 唐太宗将全国划分为10个监察区,称为道 唐玄宗时道成为正式行政区,形成道、府(州、军、监)、县三级制 元朝 设置行省,行省下设路、府、县 A.古代中国地方行政诡秘多变和反复无常 B.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C.从秦朝到元朝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D.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 13.中国古代高层行政区经历了秦汉的郡、魏晋南北朝的州、唐朝的道、宋朝的路、元朝的行省、明朝的布政使司和清朝的省的变迁,极不稳定,变化较大。这反映出(  ) 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 B.高层行政区的数量不断增多 C.地方行政区的权力不断扩大 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