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初探.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初探.doc

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初探 乡土教育是对本乡本土的文化教育,是一种文 化自觉和自识,是从人生起点开始文化遗产的多样性保护, 对于推进素质教育有着深远意义。人口大流动造成了乡土 文化的失传,幼儿园乡土教育面临诸多问题,亟待传承乡 土教育理念,积极实践创新自然性、趣味性、知识性、情 感性、实用性的教学模式。要有序组织系统化的乡土教育, 在日常教学方案中充分体现地方风土人情特色,营造有乡 土风味的园区环境,还要尊重外来人口和少数民族,正确 客观对待外来文化。 关键词:乡土教育;学前教育 乡土教育是对本乡本土的文化教育,让孩子们能够近 距离感受到身边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乡土之爱是自我 与家庭、亲友、邻里之爱的延伸,也是社会、国家、世界 和人类之爱的基础。从人生起点开始进行文化遗产的多样 性保护,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融入乡土文化知识,融 入乡土之爱,是一种文化自觉和自识,它对于推进素质教 育有着深远意义。 一、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的时代背景 1、人口大流动造成了乡土文化的失传当代中国的人口 特色是独子化、少子化、大流动迁徙。中西部青壮年大量 流入东部沿海城市务工,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进城。教育 公平化制度大力推行,学前教育不受户籍制度限制,越来 越多农村孩子进入城市接受教育。据XX年人口普查,在浙 江省温州市912万人常住人口中,来自市外的流入人口 284 万人,其中省外流入27 2万人,以江西、贵州、安徽、湖 北、四川为多。省外户籍的学前儿童占全市学前儿童的四 分之一。全市少数民族种类51个、人数30万人,比10年 前增加了 19万人,土家族、苗族取代畲族、回族,成为全 市两大少数民族。 2、 崇洋媚外思潮冲击着本土文化全球化和开放意识已 经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精神面貌,国际文化的学习 交流正在加速前进。一方面是人们感叹小孩子都不会说方 言了,另一方面是英语教育如火如荼,以国际品牌加盟的 英语早教班每小时收费150-300元,洋节、洋快餐遍地开 花,与孩子们频频亲密接触,这些导致了部分家长不知不 觉地将乡土文化丢弃了。 3、 农业及农耕文明的衰落传统乡土文化基于对土地的 热爱,人们讴歌着“大地是哺育人类成长的母亲”。而现代 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使得农民种地不挣钱,种地脏、 累、穷,社会缺乏对农民这个传统职业的尊重,五谷不 分、四体不勤不仅是儿童的问题,很多家长、教师也是如 此。生态恶化趋势加剧,环境保护任务艰巨。现代城市生 活快节奏、高压力,家长忙于工作、事业,栖息大自然的 诗意浪漫的文化生活氛围不浓,城市一些居住小区缺乏地 域环境特色,缺乏社区群体生活及精神文化层面的凝聚力。 二、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古今中外,诸多教育学家都提倡乡土教育。乡土教育 最初源于19世纪德国教育家费希特对民族主义教育的觉醒 与倡导。早期乡土教育受自然主义的影响,主要是以儿童 生活的直观对象_ _家乡故土为空间认识出发点,引导儿 童了解生存的周边自然环境与社会人文。20世纪以来,随 着乡土意义的深化与扩展,乡土教育延为民族整体性文化 教育。美国教育家村威认为,要建立儿童在学习知识上的 兴趣,必须消除他们的实际生活与课程之间的脱节。意大 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在《有吸引力的心灵》一书写道,人类 在出生后,有人类特有的“精神胚胎”期。“对于儿童来说, 他们对生养自己的土地非常喜爱,不管那里的生活有多么 艰难,他们也会感觉到从其他地方无法找到快乐。” “心理 的这种吸引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它促成了一个人的成长, 并且让他适应了当地社会秩序、气候等条件。” “今天,我 们必须把儿童看作联系不同历史时代和不同文明水平的纽 带。婴儿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因为如果我们想引入新 的思想,改善人们的风俗习惯和在自然特征中注入新的活 力,我们就必须以儿童作为工具,成年人则无法完成这一 任务。如果我们真的想广泛传播文明的火炬,就必须借助 儿童来完成这一使命。” 新文化运动以来,陈独秀、费孝通、徐特立等教育家 都十分重视乡土教育和强调乡土教材的重要性。陶行知的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程”、“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 环境”,陈鹤琴的“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等都是乡 土教育思想的光辉展现。潘光旦先生看来,造成国人自我 迷失的精神危机,其根源在于“根”的教育缺失。爱国之 道,始于一乡;学必始于乡土,而后可通天下。正视幼儿 园乡土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我们需要辨析乡土教育的概 念和内涵,继往开来、传承发扬前辈教育学家的理论思 想,积极探索实践“土得掉渣”的新课程。 三、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的实践 乡土教育从娃娃抓起,必须是一种包含自然性、趣味 性、知识性、情感性、实用性的教育模式,除了培养乡土 意识之外,生活教育、人格教育、民族精神教育也潜移默 化地渗透其中。以下整理几点笔者在幼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