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ppt

社会化的历程——婴儿从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的一开始从生物个体向社会个体的发展。 婴儿的社会化——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掌握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社会行为技能,以适应社会生活,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的发展过程。 社会化的过程就是人格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过程。 婴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婴儿的情绪发展 婴儿社会性发展的里程碑 婴儿的气质 婴儿期依恋 (一)笑的发展 1.自发性微笑(0―5周):生理性微笑 2.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周―4个月) 3.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4个月以后) (二)哭的发展 1.新生儿有多种不同模式的哭声,啼哭的规律相同。 2.婴儿啼哭的5种原因:饥饿、瞌睡、身体不佳、心理不适、感到无聊。 3.生理反射性的哭→应答性的哭→操作性的哭。 后种哭是主动的,从经验中学到的,是社会性的哭。 一、情绪的发展 本能的恐惧 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 怕生 :陌生人焦虑 预测性恐惧 :由想像引起的恐惧 狼外婆 (三)恐惧的发展 年龄(月) 里程碑 0-2 对声音或者触摸微笑 3-5 自发的微笑 3-5 伸向熟悉的人 9-11 玩拍手游戏和躲猫猫 9-11 当和照顾者分离时变得心烦意乱 20-23 在其他孩子旁边玩,但不和他们一起玩 28-31 意识到性别的差异 32-35 能够识别自己的性别 32-35 能够很容易和照顾者分开 气质:婴儿对环境进行反应和与环境互动的特有模式。 气质是日后人格发展的基础。 气质的绝大部分被认为是由生物学上的因素所决定的。 气质(托马斯-切斯气质类型说) 容易型(40%) 困难型(10%) 迟缓型(15%) 混合型(35%) 婴儿的社会性依恋(鲍比尔) 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特殊情感联结阶段 婴儿依恋的类型(艾斯沃斯) 安全型依恋(占65-70%) 回避型依恋(占20%) 反抗型依恋(占10-15%) 不安全依恋 活动水平 节奏性 易接近/退缩 适应性 反应强度 情绪特征 分散注意力能力 注意的持久性和广度 四种类型的孩子: 轻松的孩子 (40%) 兴奋延迟型的孩子(15%) “难伺候”的孩子(10%) 混合型的孩子 (35%) 年龄 行为 0-2个月或3个月 无选择的微笑,亲近任何人 2-3个月到6-7个月 选择性互动 6-7个月到1岁 明显依赖首要的照顾者,警惕陌生人和陌生的环境 生命的第二年 具有物体恒存性,知道照顾者在看不见的时候仍然存在,和其他人的社会交往增多 安全依恋:孩子把母亲当作安全的基地 焦虑依恋:孩子不相信母亲可以满足他们的安全需要 回避依恋:孩子对母亲表现出明显的漠然 安全型依恋 母亲在,以妈妈为中心探索,母亲是“安全基地“ 母亲离开时,婴儿会有明显的不安 当母亲返回时,婴儿有温暖的回应(跑上前,要拥抱等) 母亲在场时,对待陌生人很随和大方 回避型依恋 母亲在不在场影响不大,母亲不是“安全基地”;对母亲的情感联系和依赖较少 当母亲离开时,婴儿很少表现出抑郁;显得很冷漠 当母亲返回时,婴儿没有温暖的回应 这类婴儿对待陌生人很随和大方,但是有时候又很冷漠 反抗型依恋(焦虑型依恋) 与母亲在一起,又无法把母亲作为安全探索的基地 母亲要离开之前,总显得很警惕,有点大惊小怪。如果母亲要离开他,他就会表现的极度的反抗。 母亲回来后,表现矛盾,想亲近母亲,又对母亲的离去生气,发脾气。从而抵抗母亲的温暖性安慰。 对陌生人相当戒备 成人不同的人际关系 可追溯婴儿时期与母亲形成的依恋关系 早期与成人关系对后来情绪和社会性发展有重要影响 幼儿时期的依恋会影响成人后的人际关系建立 如果依恋需要没满足,他就会对自己有个不好的印象。 体验到父母的爱,建立安全关系的婴儿,长大时,会形成安全的与别人建立信任的无意识内部工作模式。 安全型的依恋与个人成就的获得有着紧密联系。 “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不只觉得自己不受父母欢迎,而且相信自己基本上不被任何人欢迎。相反,得到爱的孩子长大后不仅相信父母爱他,而且相信别人也觉得他可爱。” 回避型:与人交往和建立关系时基调是不信任。 焦虑型:特点是过分依赖,患得患失。内部工作模式也是不信任。 让孩子体验到父母的爱 研究发现:安全依恋的儿童具有高度的自尊、交往能力强、善于合作、受欢迎的孩子。行为问题的发生率低于不安全依恋儿童。 在夏令营活动中,有更好同伴关系和较好的社会技能 充当领袖角色,好奇的、乐于学习、敢于探索。问题解决能力更强,有坚持性及挫折耐受能力。 回避型依恋则被评价为孤独、缺乏社会交往的孩子 焦虑型依恋被认为是具有破坏性的和难相处的孩子。 不活泼,不投入,不好学,没进取心,缺乏自制力,人际交往差。 可能成为一个缺乏来自依恋力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