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医学知识复法及在失眠中的作用.ppt
验案四 2003年9月17日复诊:服上方期间,除一晚失眠外,其余时间均能入眠,乏力。有慢性咽炎,咽痒,轻咳。舌淡暗,有齿痕,苔白厚腻滑,脉弦细。 上方加白蒺藜10ɡ,苍白术12ɡ 厚朴3ɡ,7剂。 2003年9月24日三诊:睡眠明显改善,每晚可睡6~7小时,基本如常;乏力好转,仍有轻咳。舌淡暗,有齿痕,苔白后略腻,脉弦细。原方7剂巩固。 案:本例按复法组方,药味不多,但组方全面,各个击破,因此取得满意效果。 验案五 曹女士,51岁,铁一中退休老师。2003年12月12日就诊。失眠,多梦多年。伴纳食无味,口干口苦,吐干浓涎沫。舌淡暗,有紫气,苔略黄腻,脉弦。 辨证:湿热瘀阻 治法:清化湿热,凉血化瘀,健脾化湿,宁心安神 处方:犀角地黄汤加减 水牛角片30ɡ,丹皮15ɡ,生石膏40ɡ,胡黄连4ɡ,茯苓40ɡ,龙齿骨20ɡ,炒枳壳12ɡ,炒麦芽15ɡ。 验案五 服上方7剂,口苦消失,口干,吐涎沫缓解,纳眠如常,但胃胀,便烂。梦无。舌淡,有紫气,脉弦。上方改生石膏20ɡ,去龙齿骨,加苏叶10ɡ,7剂。 按:本例是凉血化瘀法在不寐治疗中的初步尝试,提示瘀热确是许多疑难病证的共同病理基础。本例也使笔者认识到,即使初学者,若能辨清病理因素,按复法原理全面立方,就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验案六 张女士,63岁。反复失眠3年。入睡困难,眠后多梦,每晚可睡4小时左右。夜间咳嗽,白天头昏,乏力,口干,太息,易急,便干。舌边尖红,苔薄黄,脉细弦。 辨证:肝火亢盛 治法:平肝,养肝,清肝,疏肝 天麻10ɡ,勾藤15ɡ,龙齿骨30ɡ,夜交藤30ɡ,法半夏15ɡ,夏枯草15ɡ,醋柴胡6ɡ,青陈皮10ɡ,丹皮参10ɡ,茯苓40ɡ,酸枣仁15ɡ,7剂。 验案六 2003年11月26日二诊:服上方未发失眠,略有太息,腰痠,余无明显症状,体重增加1KG,要求控制。舌红,苔薄黄,脉弦涩。上方加泽泻10ɡ,内金10ɡ,决明子30ɡ。 2003年12月1日三诊:睡眠佳,大便干,余无明显症状。舌红,苔白,脉弦涩。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完后,ST-T异常。原方五剂,隔日服。 2003年12月15日四诊:服上方期间,有3次睡眠略差,便干,腹胀,腰骶痠。舌淡暗,苔薄黄,脉弦涩。首次方加决明子40ɡ,熟大黄10ɡ,7剂,隔日服。 按:一般认为,不寐和心理情绪密切相关,而情志因素又与肝关系最为密切;因此,不寐多从肝论治。但从复法角度考虑,治肝之法,尚有平肝,养肝,清肝,疏肝,泄肝,敛肝之别,据证合理地联合应用,是取得疗效的关键。 验案七 沈女士,女,34岁。2001年10月20日初诊:失眠5月余。每晚仅睡2~3小时,口干,目涩,怕冷,梦多,头昏,头顶有笼罩感,记忆力减退。纳可,舌红,苔薄黄,脉细。 辨证:肝气郁结。 法半夏15ɡ,夏枯草15ɡ,香附10ɡ,郁金10ɡ,夜交藤30ɡ,合欢皮30ɡ。 7剂 2001年10月27日二诊:服上方效果不显,仍入睡困难,目涩,急躁。后头部昏麻,记忆力下降。舌红,苔薄黄,脉细无力。血虚不能养神。 百合30ɡ,生地30ɡ,生黄芪15ɡ,当归10ɡ,炙甘草10ɡ,炙桂枝10ɡ,葛根20ɡ,郁金6ɡ,熟枣仁30ɡ,合欢皮30ɡ,4剂。 验案七 2001年10月30日三诊:仍失眠,焦虑,头昏,记忆力下降,咽哑。仍须服美抒予,舒乐安定。舌红,苔薄黄,脉细。 苦参40ɡ,茯苓40ɡ,合欢皮30ɡ,夜交藤30ɡ,勾藤15ɡ,黄芪30ɡ,当归10ɡ,乌药10ɡ,醋柴胡10ɡ,郁金10ɡ,石菖蒲6ɡ。4剂。并综合理疗一疗程。 患者服上方仍无效果,转周仲瑛老师诊治。 周老一诊:失眠半年,与思虑忧郁有关,服多种中西药乏效。最近虽服较强安眠药仅睡4-5小时,睡眠不酣,烦躁焦虑,胸闷憋气,口干不重,经行不爽量少,大便时秘.纳可,苔淡黄腻,边尖暗红,脉细滑。证属肝郁化火,痰热内蕴,血府血瘀。阴不涵阳,心肾失交。 醋柴胡5ɡ,制香附10ɡ,夏枯草10ɡ,丹皮参10,山栀10,黄连5,肉桂2,桃仁10,红花10,川芎10,知母10,百合12,生地12,熟枣仁30,法半夏10,合欢皮15,炒元胡15,煅龙牡25。7剂。 周老二诊: 失眠略有好转,临晚有困倦感,夜寐达5小时,多梦,早醒,时好时差,焦虑减轻,脉细弦。苔黄质暗,衬紫。原方加麦冬10,龙胆草6,珍珠母30,7剂。 周老三诊:睡眠基本正常,夜半醒来一次,有梦,烦躁已平。苔薄黄,质暗红,脉细。再予清肝解郁,安神宁心。首诊方加麦冬10,龙胆草6,珍珠母30,赤芍10,10剂。 验案七 本证属中西医的疑难证,长期调治而无寸效。本例提示:用药不对证,量大亦无功;堆砌安神药,也难以取效;若治无定见,更无效果。但经周老两次诊治,竟取得迅捷之效。说明病理因素的辨析、复方的应用确有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