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医患沟通精美.ppt
首诊病人——轻轻地、和蔼的微笑 对于受到疾病折磨而痛苦不堪的患者——充满同情关爱、浅浅的、真诚的微笑。 在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时——自信的、坚定的微笑 在医疗过程中,病人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患者身体迅速康复时——赞许鼓励的微笑 当医疗服务中医者出现了某些失误、某种“回天乏术”的无奈时,——歉意、请求宽容与谅解的微笑 在与病人接触之中如何把握好自己的微笑?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传 达的感情常常比语言更加深刻。 眼神 恐惧 诚恳 专注 坚定 忧郁 悲伤 目光注视患者的部位: 医生的视线应该停留在患者的两眼与嘴之间的三角区,目光要坚定; 当与患者协商治疗方案或者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解释时,医生应该注视患者两眼以上、河头以下的三角区,这样可以控制沟通的主动权 在医疗工作中恰当地运用眼神,能缩小医患间的心理距离,促进交流。 肢体语言 仪态 据统计,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至少有三分之一是非语言交流方式,而人的态度和情感,也大多是以非语言的交流方式表达的。 肢体语言是一种神奇的“无声语言”。有声语言直接刺激与人的听觉器官,不具有视觉的感应;而肢体语言则不同,他通过一定的表情和动作,构成一定的人体图像来表情达意,交流信息直接刺激与人的视觉器官,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 适当的点头或者摇头:让患者产生信任感。尊重和理解,某个部位的疾病时要根据头部的动作对他的描述进行观察。 手势: 肢体的接触:触摸是人际沟通中最有力的一种方式,医生一般会对患者做一下体格检查、听听心率、摸摸脉搏、量量血压等等。 轻柔、语言的和蔼、关切加上细心的检查,会让患者感觉心里踏实、有种依托感。 * 因为“医”和“患”不仅有着“战胜病魔、早日康复”的共同目标,而且战胜病魔既要靠医生精湛的医术,又要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积极配合。对抗疾病是医患双方的共同责任,只有医患双方共同配合,积极治疗,才能求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医患双方在抵御和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都处于关键位置,患者康复的愿望要通过医方去实现,医方也在诊疗疾病的过程中加深对医学科学的理解和认识,提升诊疗技能。在疾病面前,医患双方是同盟军和统一战线,医患双方要相互鼓励,共同战胜疾病。因此维护医患这对利益共同体的良好关系,需要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 * 1.数据: 2002年4月,南京大学对30所医院调查显示, 43.8% 的不信任,仅25.9%的病人对医务人员表示信任。 * * 1.床旁首次沟通:一般疾病,要求主管医师查房结束时,及时将病情、初步诊断、治疗方案,以及进一步诊治检查方案等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护士在病人入院12小时内要介绍医院及科室概况、住院须知,并安慰病人卧床休息,并把沟通内容记在护理记录上。 2.住院期间沟通:在病人住院期间,要求:主管医生和分管护士必须对病人所患疾病的诊断情况、主要治疗手段、重要检查目的及结果,某些治疗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药物不良反应、手术方式、手术并发症及防范措施及费用等内容进行经常性的沟通,并将沟通内容记载在病程记录、护理记录上。 3.集中沟通:对带有共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季节性疾病等,由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师、护士等一起召集病区病人及家属,集中进行该病发生、发展、疗程、预后、预防及诊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等进行沟通,回答病人及家属的提问。至少每月一次,并记录在工休座谈记录本上。 4.出院防视沟通:对已出院的病人,医护人员采取电话访视或登门拜访的方式进行沟通,并作好记录在出院访视记录中。 * * 《摆正心态干工作》第85页 * * 医患沟通 医患沟通 医患矛盾案例分析 医患关系 医患沟通 态度决定沟通的成败 沟通的行为 医患沟通的技巧 2 2.1 医患关系 ——首先是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 每一个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医师和病员,或者更广泛地说,医学团体的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多方面的关系。 ——西格里斯 (著名医史学家)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医治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 医患关系 ——不能单纯理解为消费关系 在与疾病做斗争的时候,我们和病人是同心同德的,我们所面临的是疾病,疾病的载体是病人,医生治疗要通过载体达到目的。 积极倡导“在服务上以病人为中心,在交往中相互尊重理解”的医患模式 ◎医患双方信任危机 ◎医疗纠纷数量增多 ◎极端事例屡见不鲜 据卫生部2008年的统计,全国每年发生的医疗纠纷超过上百万起,平均每年每家医疗机构发生医疗纠纷的数量多达40起左右。 2.2 我国医患关系现状及案例分析 2002年4月,南京大学对30所医院调查显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07年考研英语一真题解析.pdf VIP
- 救护车司机培训计划.pptx VIP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 一元二次方程练习题.docx VIP
- 20211121-华金证券-纺织服装行业周报:10月社零回升,消费市场回暖.pdf VIP
- 非均匀有理B样条:B样条曲面II及NURBS.pdf VIP
- 妇产科护理网络在线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应用.pdf VIP
- 十年(2016-2025)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40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反应热+速率平衡(原卷版).docx VIP
- 设备安装、维修合同模板7篇.docx VIP
- 广东六校2025届高三10月联考英语试题.pdf VIP
- 削坡减载施工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