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意识障碍判断.ppt
2.全身性疾病 全身性疾病可影响脑代谢,引起弥散性脑损害,又称代谢性脑病。 临床特点:先有颅外器官原发病的症状和体征,以及相应的实验室检查阳性发现,后才出现脑部受损的征象。 由于脑部损害为非特异性或仅是弥散性功能抑制,临床上一般无持久性和明显的局限性神经体征和脑膜刺激征; * 先有精神异常,意识内容减少。一般是注意力减退,记忆和定向障碍,计算和判断力降低,尚有错觉、幻觉,随病程进展,意识障碍加深。如昏迷较深和代谢性呼吸抑制很严重,而眼球运动和瞳孔受累却相对较轻。脑脊液改变不显著。 颅脑CT扫描等检查无特殊改变,不能发现定位病灶。 * 常见全身性疾病 缺氧(脑氧供不足而血流量正常) 1 氧分压及氧含量均低:肺部疾病、窒息、 高山病; 2 氧分压正常而氧含量低: CO中毒、变性血红蛋白症、严重贫血。 * 缺血(弥散性脑氧供不足,血流量降低) 心输出量降低:心脏停搏、严重心律失常、 AVB、心梗、心衰、主动脉狭窄、肺梗死; 体循环阻力降低:昏厥、血容量减少、中毒性 休克 脑血管阻力增加:高血压脑病; 血粘稠度增高:红细胞增多症、巨球蛋白血症 广泛性小血管阻塞:DIC、SLE、SBE、脑型 疟疾等 * 低血糖 体内胰岛素增多:胰岛细胞瘤;糖代谢障碍:严重肝病、内分泌病;胰岛素注射过量。 代谢障碍(内源性中毒):肝性、肾性、肺性脑病、甲状腺危象、垂体/肾上腺功能不足或危象等。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外源性中毒):镇静药过量,如巴比妥类、安眠药、氯丙嗪、鸦片类等。 * 水、电解质代谢障碍:渗透压过高或过低、酸/碱中毒、高/低钠血症、低钾等。 感染中毒性脑病:败血症、菌痢等严重感染。 环境温度和体温调节障碍:中暑42C、 低温32C。 * (二)据伴随症状、体征判断意识障碍病因 伴抽搐者:见于癫痫、子痫、高血压脑病、脑水肿、尿毒症、脑缺氧、脑缺血、感染中毒性脑病。 伴颅压增高者:见于脑水肿、脑炎、脑膜炎、脑肿瘤、硬膜外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 * 伴高热者:见于脑炎、脑膜炎、中暑、 感染中毒性脑病、甲亢危象、肾上腺危象阿托品中毒、脑干损伤等。 伴低体温者:见于低血糖昏迷、休克、冻伤、甲状腺功能减退危象、肾上腺功能减退、安眠药中毒、脑干梗塞等。 * 伴高血压者:见于高血压脑病、脑卒中、 子痫、嗜铬细胞瘤危象等。 伴低血压者:见于大量失血、感染中毒性 休克、心源性休克、烧伤、脱水等。 * 伴深大呼吸者: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 伴浅弱呼吸者:见于肺功能不全、药物中毒中枢神经损害。 伴潮式呼吸着:见于间脑和中脑上部损害 伴长吸气呼吸:中脑下部和桥脑上部损害 * 呼出气体的气味:如尿毒症者有尿味,酮中毒患者有苹果味,肝昏迷时有肝臭味,酒精中毒者有酒味,DDV中毒时有大蒜味 皮肤粘膜颜色:黄染提示肝昏迷、药物中毒;紫绀多为心肺疾患;苍白见于休克、贫血、低血糖;潮红为高热、阿托品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 * 几种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 * 1.去大脑皮质状态 由于双侧大脑皮质发生弥散性的严重损害所致。其特点:皮质与脑干的功能出现分离现象: 大脑皮质功能丧失,对外界刺激无任何意识反应,不言不语; 而脑干各部分的功能正常:患者眼睑开闭自如,常睁眼凝视(即醒状昏迷),痛觉灵敏(对疼痛刺激有痛苦表情及逃避反应),角膜与瞳孔对光反射均正常。 四肢肌张力增高,双上肢常屈曲,双下肢伸直(去皮质强直),大小便失禁,还可出现吸吮反射及强握反射,甚至伴有手足徐动、震颤、舞蹈样运动等不随意运动。 * 2.无动性缄默(AMS) 或称运动不能性缄默,表现为不语、肢体无自主运动,但却有眼球活动。 无动性缄默I型(AMS- I):由于丘脑下部--前额叶的多巴胺通路受损,使双侧前额叶得不到多巴胺神经元的兴奋冲动而引起; 因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ARAS)未受破坏,故觉醒--睡眠周期存在,觉醒时眼开闭自如,眼球有追物动作,但毫无表情活动,对疼痛刺激亦无痛苦表情,并可伴有二便失禁、抽搐发作、瘫痪等局灶体征。 * 无动性缄默Ⅱ型(AMS-Ⅱ):以间脑中央部或中脑的不完全性损害,使正常的大脑皮质得不到足够的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ARAS)兴奋冲动所致。 有过度睡眠现象,但刺激后容易觉醒,常伴有瞳孔改变、眼球运动障碍及不典型去脑强直等间脑或中脑损害症状。 临床上“去皮质状态”与“无动性缄默”很难区别,因为都表现出“觉醒状态”,当脑部发生弥漫性损害时,这两种症状有可能混合存在,截然区别是困难的。 * 3.持续性植物状态 用来表示一种在严重颅脑损伤后病人长期缺乏高级精神活动的状态。患者双侧大脑皮质广泛而严重受损,但脑干功能相对保留。 患者的基本生命功能持续存在,但无任何意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药物性慢性肝衰竭个案护理.pptx VIP
- 局部解剖第六章脊柱区课件.pptx VIP
- 冀教版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2MyCountryandEnglish_speakingCountriesLesson4TheU.K.课件 .ppt VIP
- agv技术协议合同.docx VIP
- HCIP H13-527 v5.0云计算认证考试新版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9英RJ月考】宿州市埇桥区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卷.docx VIP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专业ppt.pptx VIP
- 一种确定汽轮机排汽焓的方法.pdf VIP
- 湖北省武汉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建筑工程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技术规程》JGJ@T211-2010(高清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