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幼儿常见意外事故.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幼儿常见意外事故.ppt

原因:眼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它又娇嫩、敏感,哪怕进入细微如丝的异物,会感觉万般痛苦,如果小孩碰上了这种情况常常不由自主地用手去揉,幼儿眼异物常见得是小沙粒、小飞虫等入眼。异物入眼后,用手反复搓揉,反而会使异物反复摩擦眼球导致角膜损伤 具体的处理方法是:让幼儿轻轻闭眼,切不可揉搓眼睛,以免损伤角膜。沙粒粘在眼结膜表面时,可用干净柔软的手绢或棉签,轻轻擦去。若嵌入眼睑膜囊内,则需要翻开眼皮方能擦去。 翻上眼皮的方法是:让幼儿向下看,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他的眼皮,轻轻向上翻即可。若运用以上方法不能取出异物,幼儿仍感极度不适,有可能是角膜异物,应立即去医院治疗。 * 原因:咽部异物以鱼刺、骨头渣、瓜子壳、枣核等较为多见。异物大多扎在扁桃体或其周围,引起疼痛,吞咽时疼痛加剧。 处理方法:咽部异物最好用镊子取出,切不可采用大口吞饭的方法,否则会使异物越扎越深,出现危险。若无法取出,应立即去医院处理 * 立即打开自来水开关,让流动的水不断冲洗伤处,进行冷却处理,防止烫伤范围的继续扩大。若是隔着衣服,先用冷水使烫伤处冷却20-30分钟,然后剪开衣服,再脱下来,在烫伤处涂抹“红花油”等油剂。对烫伤面积较大的幼儿,应立即将湿衣服脱掉,用干净的被单将伤者包裹起来,送医院治疗。 * 原因:食物中毒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剧烈的呕吐、腹泻,同时伴有中上腹部疼痛。食物中毒者常会因上吐下泻而出现脱水症状,如口干、眼窝下陷、皮肤弹性消失、肢体冰凉、脉搏细弱、血压降低等,最后可致休克。 处理方法:故必须给患者补充水分,有条件的可输入生理盐水。症状轻者让其卧床休息。如果仅有胃部不适,多饮温开水或稀释的盐水,然后手伸进咽部催吐。.如果发觉中毒者有休克症状(如手足发凉、面色发青、血压下降等),就应立即平卧,双下肢尽量抬高并速请医生进行治疗。 *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高高兴兴的来上学,安安全全的回家去。 * 幼儿常见意外事故 的预防与急救 * 一·急救的基本常识: ·如何判断病情的轻重 ·急救原则 ·重要的急救术 * (一)如何判断病情的轻重 ·依据发生意外的原因判断: 可能会顷刻致命:溺水,触电,外伤大出血,气管异物,中毒。 可能会造成死亡或致残:烧烫伤,骨折。 ·依据伤者的情况判断: 看呼吸的变化:若呼吸不规则,或鼻翼煽动,呼吸时胸廓下陷,说明病情危急。 看脉搏的变化:若脉搏细快而弱或节律不齐,说明心脏功能和血液循环出现严重障碍。 看瞳孔的变化:若眼睛无神,瞳孔散大,说明生命垂危。 * (二) 急救原则 ·挽救生命: 抢救生命是意外事故急救的第一原则。一旦病儿的呼吸,心跳发生严重障碍时,要立即实施人工呼吸,心脏按压等急救措施。如果不及时抢救,只是机械的等待医生或送医院,往往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防止残疾: 在急救时应尽量防止并发症的出现和可能发生的后遗症,避免因抢救不当或延误抢救时而造成终生残疾。比如:各类化学烧伤,伤及眼睛、食道、皮肤时,在现场就应用大量清水冲洗,以免使组织造成更严重的腐蚀烧伤。要采用适当的急救措施,尽量防止病儿日后留下残疾。 ·减轻痛苦: 意外事故会对幼儿造成强烈的恐惧和剧烈的疼痛,在搬动,处理时动作要轻柔,语言要温和。注意缓解患儿的紧张和恐惧感。 * (三)重要的急救术 ·人工呼吸:(口对口吹起法) ·胸外心脏挤压法:(人工循环) ·迅速止血法 * (1)病人取仰卧位,即胸腹朝天,颈后部(不是头后部)垫一软枕,使其头尽量后仰。 (2)救护人站在其头部的一侧,自己深吸一口气,对着伤病人的口(两嘴要对紧不要漏气)将气吹入,造成吸气为使空气不从鼻孔漏出,此时可用一手将其鼻孔捏住,在病人胸壁扩张后,即停止吹气,让病人胸壁自行回缩,呼出空气。这样反复进行,每分钟进行14~16次。如果病人口腔有严重外伤或牙关紧闭时,可对其鼻孔吹气(必须堵住口)即为口对鼻吹气。 * (3)每次吹气后抢救者都要迅速掉头朝向病人胸部,以求吸入新鲜空气。对小孩3秒一次,一分钟20次。要规律地、正确地反复进行。 (4)4~5次人工呼吸后,应摸模颈动脉。如果没有脉搏,必须同时进行心脏按摩。即心肺复苏。 * 2、胸外心脏挤压法:(人工循环) (1)、伤者仰卧于有硬度的平面上,头部与心脏在同一水平线上。 (2)、救护者站或者屈膝跪坐于伤者一侧,将一手掌的根部放置在胸骨 下1/3处,再将另一手掌重叠上去。 (3)、伸直手臂,借助上身重量,垂直冲击性下压,压后立即放松。如此反复进行。 注意:小儿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应该选择胸骨中段,儿童的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频率为:30次胸外按压加2次人工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