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心电图心率失常.ppt
单源性室性早搏 多源性室性早搏 成对出现的室性早搏 期前收缩的处理 (1)钾盐: 对缺钾、洋地黄中毒引起的期前收缩有较好的疗效。 (2)心得安: 对基本心率较快者,效果较好。 (3)洋地黄类药物: 对伴有心衰,又非洋地黄中毒引起者较好。 (4)利多卡因: 在心肌梗塞、洋地黄中毒或心脏收缩中发生的室性期前收缩,特别是频繁出现的。 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二)阵发性心动过速 在早搏的基础上如果异位起搏点兴奋性进一步 增强,连续出现3次以上的早搏,即称为阵发性心动过速。 根据异位冲动起源部位不同,分为房性、房室交界性和室性心动过速,前两者有时难于区别,故统称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 临床上最常见的室上速类型为预激旁路引发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及房室结双径路引发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 这两类心动过速患者多不具有器质性心脏病,由于解剖学定位比较明确,可通过导管射频消融根治。 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 (1)连续3个或3个以上的房性或房室交界性早搏; (2)频率160~250次/min; (3)心律绝对整齐。 心室率:214次/分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发生原理: 1 心室自律灶的自律性增高 2 冲动折返及环形运动 3 后除极及触发活动(后除极是动作电位的复极过程中或复极完毕后出现的膜电位震荡。) 2、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1)连续3个或3个以上的室性早搏; (2)频率140~200次/min; (3)心律可略有不齐; (4)房室分离( P波与QRS波群无关,且其频率慢于QRS频率) (三)扑动与颤动 较心动过速更快的一种异位心律失常。多由器质性心脏病所致。 根据发生部位及机制的不同,可分为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 1、心房扑动 是心房内形成环行激动所致。 P波消失,代之大小相等、形态相同、间距一致的锯齿状波(F波) 心房率250~350次/min QRS波群呈室上性。心室率取决于房室传导比例,节律可整齐或不整齐 T波在多数导联不能明视 2、心房颤动 P波消失,代之为大小不等、形态不同和间距不一致的小颤动波(f 波); 心房率为350~600次/min; QRS波群多呈室上性,心室律绝对不整齐; T波在多数导联不能明视。 心室扑动与颤动 是严重的心律失常,发生机理为心室异位起搏点的自律性异常增高以及心室肌内出现局灶性激动折返所致。 1 室性异位激动的频率 2 室性异位激动的来源 3 室性异位激动提前的程度 4 心肌的状态 3、心室扑动 是心室肌内形成环行激动所致 P-QRS-T波群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和间距相对一致的 大振幅波; 室性频率约为250次/min。 4、心室颤动 是心室肌纤维发生快速而不协调的微弱乱颤 P-QRS-T波群消失,代之为大小不等、形态不同、间距均不一致的极不规则的颤动波; 频率为200~500次/min。 正常窦性心律诊断条件 三种早搏的心电图特点及分析方法 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的心电图特点及分析方法 * 目录 目录 心 电 图 诊 断 心律失常 I 激动起源异常 (一)激动起源异常 1、窦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律不齐、窦性静止。 2、异位心律失常: ⑴主动性:过早搏动、心动过速、扑动、颤动。 ⑵被动性:逸搏、逸搏心律。 (二)激动传导异常 1、传导阻滞: 窦房传导阻滞、房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 2、传导途径异常:预激综合征 一、心律失常分类 二、心肌电生理特性 1、自律性产生机制:自律心肌细胞在动作电位4位相时能自动缓慢除极。 2、心脏各部位自律性高低: 窦房结:60~100次/min 房室交界区:40~60次/min 心室:20~40次/min (一)自律性: 指心肌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能自动有节律地产生兴奋和发放冲动的特性。 0 +20 +40 -20 -40 -60 -80 -100 mV 0 1 2 3 4 (二)兴奋性: 心肌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兴奋的能力。 1、绝对不应期 绝对不应期 0 +20 +40 -20 -40 -60 -80 -100 mV 0 1 2 3 4 相对不应期 2、相对不应期 0 +20 +40 -20 -40 -60 -80 -100 mV 0 1 2 3 4 易颤期 超常期 3、易颤期 4、超常期 (三)传导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invoee英沃 VC610系列数控机床专用变频器使用说明书.pdf VIP
- 图形化一级全真模拟题.docx VIP
- 政教处主任职责及学生心理健康工作.docx VIP
- 全国青少年软件编程(python)等级考试模拟卷7(一级).docx VIP
- 5.2 珍惜师生情谊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实用教程一级U4过去将来时.docx VIP
- 广东省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团队.doc VIP
- 青少年软件编程(Python)等级考试试卷(一级).39.docx VIP
- WIN7操作系统练习题题库版.docx VIP
- 初中解一元二次方程计算练习.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