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心房颤动的心律控制和心率控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心房颤动的心律控制和心率控制.ppt

研究结论与分析 结论:不使用AAD,采用RFCA方法恢复并维持窦律,使CHF伴AF患者心功能、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 本组患者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比例比较高。 维持窦律的建议 -2011ACCF/AHA/HRS房颤治疗指南 在开始AAD治疗之前,先治疗AF促发因素或引起AF的可逆因素(Ⅰ类推荐,C级证据) 在有经验的中心,对经选择的患者,导管消融对于维持窦律是有用的,即症状明显、AAD治疗无效、心房正常或轻度扩大、左室功能正常或轻度降低的阵发AF、无严重肺部疾病者(Ⅰ类推荐,A级证据) 维持窦律的建议(续) -2011ACCF/AHA/HRS房颤治疗指南 药物治疗对AF患者维持窦律及预防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是有用的(Ⅱa 类推荐,C级证据) AAD治疗后AF仅偶发且可较好耐受,是成功的,合理的(Ⅱa 类推荐,C级证据) 对无相关心脏病的AF患者,若药物可耐受,在门诊给予AAD治疗是合理的(Ⅱa 类推荐,C级证据) 对窦性心律、无心脏病且阵发AF易于发病的门诊患者,若未校正的QT间期460 ms,血清电解质正常且无Ⅲ类AAD相关心律失常危险因素,索他洛尔是有益的(Ⅱa 类推荐,C级证据) 维持窦律的建议(续) -2011ACCF/AHA/HRS房颤治疗指南 对无器质性心脏病或冠心病的阵发AF,若为窦律,在门诊给予心律平或氟卡因是有益的(Ⅱa 类推荐,B级证据) 导管消融治疗有症状的持续性AF是合理的(Ⅱa 类推荐,A级证据)-新的建议 对阵发AF或复律后的持续AF患者,决奈达龙可以减少因心血管事件住院的需求,可在门诊开始治疗(Ⅱa 类推荐,B级证据)-新的建议 维持窦律的建议(续) -2011ACCF/AHA/HRS房颤治疗指南 对心房明显扩张或有明显左室功能障碍的有症状阵发AF患者,导管消融治疗可能是合理的(Ⅱb 类推荐,A级证据)-新的建议 维持窦律的建议(续) -2011ACCF/AHA/HRS房颤治疗指南 对伴有严重窦房结疾病或房室结功能不全患者,不建议用AAD治疗维持窦律(除非植入了心脏起搏器)(Ⅲ 类推荐即可能有害,C级证据) 心率控制的建议 -2011ACCF/AHA/HRS房颤治疗指南 Ⅲ 类推荐-无益,B级证据 对心室功能稳定(LVEF40%)且无相关症状的持续性AF,严格控制心室率(即静息时80bpm 或6分钟步行时110bpm)比静息心率110bpm无更多益处 小 结 心率控制是AF治疗的基础,心率达标趋于宽松 心律控制可以明显改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依据不足 AAD药物治疗是心率控制的主要手段,维持窦律疗效一般 决奈达龙在维持窦律方面有一定效果 导管消融治疗AF地位逐步提升,成为部分有症状阵发AF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 AF的长期治疗内涵(2010年ESC指南) 预防血栓栓塞:目前唯一能降低死亡率措施 缓解症状 对伴随心血管疾病的最优化治疗 心率控制:主要采用药物,个别导管消融+植入起搏器 心律控制:抗心律失常药物、导管消融、直流电复律(单一或联合)(个体化目标) 有关心率控制和心律控制的建议 -2010年ESC房颤指南(Ⅰ类推荐) 对老年人AF且症状轻微者,初始治疗应为控制心室率(A级证据) 在心律控制治疗(维持窦律)期间也应给予控制心室率药物(A级证据) 尽管予以充分控制心率治疗仍有明显症状者,建议心律控制治疗(B级证据) 有关心率控制和心律控制的建议(续) -2010年ESC房颤指南(Ⅱa类推荐) 对AF以及AF相关的心衰患者采用心律控制主要目的是改善症状(B级证据) 对年轻且有症状的患者如未排除导管消融治疗,心律控制应作为初始治疗手段(C级证据) 对继发于某些已得到纠正的触发因素(如缺血、甲亢)AF患者,应考虑心律控制治疗(C级证据) 维持窦律的可能获益 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心功能改善 阻断AF引起的心脏重构 血栓栓塞的危险降低 死亡率影响:尚不确定 长期用AAD控制心律的原则 指南认为治疗的动机是减少与AF相关的症状 AAD维持窦律的效果仅为中等 减少而非消除AF复发也是临床AAD治疗成功 当一种AAD无效时,另一种药物可能会有临床可接受的反应 药物诱发的致心律失常作用或心外副作用常见 选择AAD时首先考虑安全性,而非疗效 长期心率控制的建议(欧洲指南) 无论阵发、持续、永久性AF均可应用药物控制心率,品种和剂量应个体化,避免心动过缓(Ⅰ类推荐) 如活动中出现AF相关症状,应调整剂量,既有生理性变时反应,又无心动过缓(Ⅰ类推荐) 在预激合并AF患者,应选择心律平或胺碘酮(Ⅰ类推荐) 长期心率控制的建议(续) 心率控制初始,采用较为宽松目标(休息心率110bpm)是合理的(Ⅱa类推荐) 对症状持续或有心动过速心肌病表现,采用更为严格心率控制策略(休息80bpm,中等运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