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出资不实股东债权的受偿顺位-中国商法网.PDF

论出资不实股东债权的受偿顺位-中国商法网.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出资不实股东债权的受偿顺位-中国商法网

DOI :10.16390/ki.issn1672-0393.2018.04.014 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2 11:12:37 网络出版地址:/kcms/detail/42.1664.d1328.028.html 论出资不实股东债权的受偿顺位 ——— 对最高人民法院典型案例“沙港案” 反思 潘 林    摘 :公司资本制度改革突出了股东以借贷替代出资 风险,其中财务披露与债务契约 债权人保护 机制亦存在局限。在此背景下,最高人民法院 典型案例“沙港案”将出资不实股东债权劣后于外部债权 受偿。“沙港案”在漏洞识别、比较法方法以及社会效果方面值得商榷。漏洞识别应奉行同等对待原则,将 先前出资不实作为劣后受偿 正当理由会制造补偿性 出资不实责任体系内部 矛盾。比较法应遵循功 能主义 方法论要求,出资不实股东债权不应适用补偿损害、矫正优势 衡平居次原则。社会效果须在成 本收益分析 框架下展开,不应以抑制股东借贷为代价盲目扩张劣后受偿 范围。 出资不实与资本显著 不足存在本质区别,后者是股东债权劣后受偿 重要依据,对其进行判断 根据应是认缴资本与公司经营 是否匹配而非是否瑕疵出资。 关键词:出资不实 股东债权 受偿顺位 衡平居次 资本显著不足             一、问题的提出 ① 最高人民法院 年 月 日发布的典型案例“沙港公司诉开天公司执行分配方案异议案” (以下 2015 3 31 简称“沙港案”)涉及出资不实股东对公司债权的受偿顺位问题。法院认为出资不实股东对公司的债权无 法就其因出资不实而被扣划的款项与公司外部债权人同等受偿,从而使出资不实股东债权劣后于外部债 权受偿。 通常意义上,股东资金进入公司的形式为股权资本,公司并不负有返还资金的义务,股东作为剩余索 取权人享受公司剩余收益,承担公司经营风险。股东向公司提供借贷、同时成为公司债权人的情况则打破 了这一逻辑,此时公司负有返还股东借贷资金的债务。股东借贷是在公司融资实践中难以避免的现象,但 当公司资产过分依赖于股东借贷而非股东出资时,股东与债权人在公司中通常的请求权顺位、关系格局将 被打乱,股东本应承受的经营风险向外部债权人转嫁;同时,股东是公司的控制权人,可能会通过不公平交 易、操纵公司优先清偿股东债权等机会主义行为给外部债权人的利益造成威胁。我国 年旨在放松 2014 制的公司资本制度改革则进一步放大了这种风险。这是因为,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是公司融资的两种方 式,相应的,自有资本与公司负债是公司资产的两种来源,两者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在外 部融资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出资与借贷的风险性存在本质区别,因此对股东出资的 制放松,会进一 步强化股东向公司提供借贷的动机。 当公司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时,出资不实股东债权是劣后于外部债权受偿还是与外部债权同等受偿,则  山东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17CFX074 参见《最高法院 月 日召开新闻通气会公布 个典型案例》, :// / , ① 3 31 4 htt www.court.ov.cn zixun-xian in -14000.html 2015 p g gq g 。 -04-02 · · 150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