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研一肿瘤学选修作业(来源发展与展望).doc
试述中医肿瘤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与未来展望
一院2016级专硕1班 庞琳蓉 20161101034
中医长达数千年历史,浩瀚渺茫的古代医籍中不乏关于肿瘤的症 状、诊断及治疗的描述。肿瘤虽然是近代才有的名词,但是关于这个 病的描述却依靠古籍的流传而保留Y下来。中医药学关于防治肿瘤的 理论和实践,源远流长,在肿瘤的辨证论治方面具存独到的认识并积累 了宝贵的经验,为更好的继承和发扬。
一、中医肿瘤学发展历史
早在中国古代,例如在甲骨文中,己有了肿瘤这类疾病的记载。 成书于公元100年左右的《说文解字》,己收有不少类似肿瘤病的名 称。据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其中右“鹿”,它的含义,据说就 是《诗经2小雅》中说的:“譬彼坏木,疾用无枝”,有肿瘤的“肿” 的意思。又如“瘼”,《诗经2大雅》中有“胡宁瘼我以旱”,瘼是 疾病的意思,被解释为腹胀。《春秋左传》中有“张,如厕”,张就 是胀。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在《灵枢?百病始生篇》云:“虚 邪之中人也,……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留者,瘤也,日久则传 舍或留著于各处,此为中医对转移肿瘤疾病的最早记载。书中所记载 的肠蕈、伏梁、马刀、石瘕、积聚、噎嗝等病证与现代某些肿瘤的临 床表现极为类似,如《素问?邪气脏腑病形》云/‘胃病者腹刀真胀,……, 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则与现今临床所见的食道、胃、贲门肿瘤症状 相似。同时,《内经》中提到的“祝由”,实际上是一种心理暗示疗 法。对于真正的肿瘤病,单纯的心理疗法是不能有效的。所以说:“忧 患缘艽内,苦形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贼风数茧,虚 邪朝夕,内至五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 故祝巾不能已也”。说得很明确了。
张仲景有不少方子在肿瘤病的治疗中应用。现今治疗肿瘤病的几 大治则,例如:扶正、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以及常用的诸如虫类药、 矿物类药以及带有某些毒性的药物,在张仲景前后的年代,例如现今 出土的武威汉方等,都己经在普遍应用。典型的例如“人参鳖甲煎丸”。 在《金匮要略》上称为“鳖甲煎丸”。当时是治疗“症瘕”一 “疟母” 的。近年己作为一种抗癌药,广泛用于肝癌等腹腔肿瘤。方中有虫类 药,例如鼠妇、蠊虫、蜣螂等和蜂巢。有矿物药,如赤硝。以及扶正 的人参,活血的紫葳、牡丹,软坚的鳖甲,清热的黄芩等。这些药也 在肿瘤的辨证论治中得到广泛应用。
魏晋隋唐五代时期,肿瘤学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加深了对某些肿 瘤如甲状腺肿瘤、乳腺肿瘤及其它内脏肿瘤病因病机及诊断的认识, 治疗上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晋?皇甫谧总结秦汉三国以来的针灸学成 就著成《针灸中乙经》,书中载存大量的针灸方法治疗肿瘤疾病如噎 膈、反胃等内容,能够根据噎膈部位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针刺方法来 治疗。晋?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是一部当时医生的急诊手册,还 论述了甲状腺肿及常见肿瘤的治疗。如书中记载:“凡症见之起,多以 渐生,如有卒觉便牢大,自难治也。腹中症有结节,便害饮食,转羸瘦。” 葛洪认识到肿瘤病右其发生、发展、恶化的典型过程,对于肿瘤疾病 要预防为主,防止其传变和转移,还发明了红升丹、白降丹等升华药品, 开创了化学治疗的先河,对后世痈疽、肿疡、瘿瘤、赘疣的治疗起了 一定的推动作用。
在宋金元时期,巾于医学流派之间的争鸣等原因,丰富了学术思想, 充实了肿瘤学防治理论的内容,促进了肿瘤学的进一步发展。《仁斋 直指附遗方论》对癌的症状、病性也进行Y较为详细地描述,认为癌 症是“毒根深藏”造成的,为后世苦寒解毒法治疗癌症提供了理论依 据,还提出了癌有“穿孔透里”和易于浸润、转移的性质。窦汉卿《疮 疡经验全书》,对乳岩进行了细致地观察,描述其早期可治,晚期难治。 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将瘿瘤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包括现今临床 上的甲状腺瘤等颈前肿物及其它软组织良性或恶性肿瘤。
金元明清吋期,刘完素力倡寒凉用药以治疗火热病,于后世清热解 毒、清热泻火等法治疗肿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用凉膈散治疗噎 膈病就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李杲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点, 并创立补中益气汤、通幽汤等,对于癌瘤患者有滋补强壮、扶正固本 的作用。朱丹溪倡“相火论”,对“反胃”、“噎脇”等肿瘤类疾病 的治疗,主张以“润养津血,降火散结”为主,并创立大补阴丸、琼玉膏 等方。明清时期,温补派代表张景岳《类经》和《景岳全书》,较为 全面地总结了前人关于肿瘤类疾病的病因病机,对积聚的辨证认识又 深入了一步,将治疗积聚瘕的药物归纳为攻、消、补、散四大类,提出 了对噎膈、反胃等病的不同治法,还提出及早治疗轻浅病证以防止噎 膈等肿瘤类疾病的发生,对当今治疗肿瘤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建 国以来,祖国传统医学对肿瘤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中医肿瘤学的发 展也非常迅速,从有关肿瘤的基础研究、流行病学及预防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