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导电聚合物导电塑胶
題目:導電聚合物《導電塑膠》 班級:自控四乙 姓名: 謝文士 鐘少鴻 林科呈 在一般人的觀念裡塑膠是一種不導電的材料,因為塑膠被用來當作絕緣體,包覆電纜內的銅線。可是塑膠真的完全不導電嗎?其實這是錯的,因為還有一種材料叫導電塑膠,它在市面上的用途非常廣,你我都曾經使用這種導電塑膠做出來的產品,只是我們不曉得而已,像是電腦鍵盤、防靜電地毯、液體蚊香器…等物品都有用到導電塑膠這種材質,在我們的生活裡處處都會使用到導電塑膠這種材料,現在就來認識一下這種高分子製成的材料。 導電塑膠是導電高分子的延伸,導電高分子發展,溯自1960年代,出現了第一個本質型導電高分子,其為無機化合物,由於此材料的性質特殊,需在零下溫度才具有導電性,科學家們又陸續開發其他導電性材料,終於在1976年,日本筑波大學白川英樹教授(Hideki Shirakawa)發現利用碘蒸氣來氧化聚乙炔,然後在聚乙炔薄膜中摻雜1﹪的碘物質,可使聚乙炔薄膜的導電度提升十億倍,這個科學上偶然的發現,讓Alan J. Heeger、Alan G. MacDiarmid和白川英樹(Hideki Shirakawa)他們共同獲得2000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開啟了導電高分子的時代,也使塑膠又有了新的應用。 塑膠(英語:Plastic),是指以高分子量的合成樹脂為主要組分,加入適當添加劑,如增塑劑、穩定劑、阻燃劑、潤滑劑、著色劑等,經加工成型的塑性(柔韌性)材料,或固化交聯形成的剛性材料。加成聚合物多由乙烯及其衍生物經加成聚合反應製得,烯烴衍生物多為石化工業產物,如乙烯、丙烯、氯乙烯、苯乙烯等。聚合的產物分別稱為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等。 塑膠如何導電? 塑膠是一種高分子聚合物,其分子就像項鍊的珠子般重複本身結構。而聚合物本身必須仿效金屬內的電子能夠自由移動,不被束縛在原子上,才能達到導電的功效。其中必要條件是高分子聚合物結構必須具有共軛雙鍵,例如由乙炔聚合產生的聚乙炔就具有此種結構,但光這樣還不足以導電,必須經由「添補」的動作,也就是移走電子或添加孔洞,使這些電子、電洞能在分子上自由移動,便可形成導電高分子。 導電塑膠的製作原理: 塑膠基本上是聚合物,就好像珍珠項鍊一般具有長鏈而且以固定的單元不斷重複的結構,當它要變得能導電時就必須能模擬金屬的行為,亦即電子必須能不受原子的束縛而能自由移動,要達到此目的的第一個條件就是這個聚合物應該具有交錯的單鍵與雙鍵,亦稱為「共軛」的雙鍵,透過乙炔所聚合而得的聚乙炔(下圖)即具有這樣的結構。 不過,具有共軛雙鍵的長鏈並不足以造成它的導電,要能導電必須對這種塑膠動點手腳,一則將部份電子移出(氧化),一則加入一些電子(還原),這種過程稱為摻雜(doping)。 聚乙炔薄膜曝露於溴或碘等鹵素蒸氣時,聚乙炔放出電子到鹵素,使聚乙炔呈帶正電荷的狀態,此一過程稱為摻雜(doping)。 因摻雜過程使聚乙炔導電度增加十的九次方倍之多,聚乙炔的電導性如同金屬,因此塑膠與金屬的界限減少。若聚乙炔薄膜與化學摻雜過程的發現為起點,導電性高分子的研究與開發則更進一步 導電塑膠材料的加工方法 和普通的塑膠大致都是相同的, 都是用 1.壓縮成型 2.注模 3.滾延加工 4.射出成型 5.發泡成型 6.擠壓成型 7.延伸加工…等方法。 PPS導電塑膠 尼龍加碳導電塑膠原料 PS複合型導電塑膠 在二十一世紀我們有電木(Bakelite)製成的電話機,耐龍(Nylon)製成的襪子,聚乙烯的袋子以及上百項或更多的重要塑膠製品,那麼,未來在綠色產業逐漸抬頭之際,能提供些什麼呢?或許從Alan- J. Heeger、Alan G. MacDiarmid和白川英樹(Hideki Shirakawa)他們共同獲得2000年的諾貝爾化學獎給我們的提示就是塑膠材料的不同運用。 導電與半導體的塑膠之所以具有高度的商業價值,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們容易製造而且便宜。以塑膠做的電子零件及積體電路將很快的在一些價格至上而不要求高速的消費產品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雖然塑膠的電子元件離真正分子大小的電子元件仍有一大段距離,分子大小的積體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