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学-2第一节采集加工贮藏第二节瘤中药的炮制.ppt

中兽医学-2第一节采集加工贮藏第二节瘤中药的炮制.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兽医学-2第一节采集加工贮藏第二节瘤中药的炮制

第三篇 中药及方剂 第九章 中药总论 第一节 采集、加工及贮藏 第二节 炮制 第九章 中药总论 中药 在中兽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防治动物疾病的药物 来源 天然药及其加工品 种类 12800余种,植物药11100余种,动物药1580余种,矿物药80种。 第一节 采集、加工及贮藏 一、采集 生境和发育阶段不同,有效成分含量和种类不同,药性存在差异 (一)药材生长环境 药用植物各有不同的生长环境 采集时须了解生长和分布规律 车前 益母草—生长于旷野和路旁 菖蒲 香蒲—长生长于水中和沟边 (二)采集季节和方法 选择有效成分含量最高时采收 不同入药部位采集有一定规律性 1.全草类 在植株茎叶茂盛和花初开时采收。如益母草、荆芥、蒲公英,但薄荷、青蒿需在花未开前采收。茵陈在初春时采其嫩苗。 2.根和根茎类 在秋末植株花叶枯萎、初春发芽前或刚露苗发芽时采挖。如狼毒、桔梗、丹参等。但半夏、延胡索需在夏天采收。 3.树皮和根皮类 树皮在春季或初夏采收,如杜仲、黄柏、厚朴等。根皮在秋季或早春萌发前采收,如丹皮、地骨皮等。 4.叶类 在花蕾将开放时或正在开放时采收。如紫苏叶,枇杷叶。但桑叶在深秋或初冬经霜后采集。 5.花类 在含苞未放或刚开时分批采摘采摘。如菊花,金银花,槐花。但红花—花冠由黄变红时采收。 6.果实和种子类 果实多在成熟后或将成熟时采收,如瓜蒌 枸杞 马兜铃。少数采收未成熟幼嫩果实,如乌梅、青皮、枳实等。 种子在完全成熟时采收或在成熟尚未开裂时采收。如车前子、牛蒡子在完成成熟时采收,小茴香、牵牛子在果实成熟尚未开裂时采收。 7.动物类 品种不同,采收各异。如鹿茸一年内可多次采收。阿胶在冬至后制作。桑螵硝在三月中旬前采收。 潜藏地下的虫类,在夏秋季活动期捕捉,如蚯蚓,蜈蚣等。 8.矿物类 随时可采收,如石膏,代赭石。 二、加工 干燥处理 新鲜药材需及时除去大量水分 保证药材质量 利于贮藏 晒干 阴干 烘干 石灰干燥 1.晒干 药材在阳光下直接曝晒 适用 皮,根,根茎类 不宜用 叶,花,全草类 2.阴干 在阴凉通风的室内或遮阴棚下,避免阳光直射,使水分自然蒸发而干燥。适用于花,叶,全草类。 3.烘干 人工加温促使药材干燥,多在通风良好的烘干室内进行。 温度控制在50-60℃。 须迅速干燥的多汁药材,调至70-90℃。 含挥发油的果实、种子或需保留酶作用的动物类药材,温度以25-30℃为宜。 第二节 炮制 炮制(炮炙,修事,修治) 对药材所进行的传统加工处理过程 修治 水制 火制 水火共制 一、炮制目的 1.清除杂质及非药用部分 根茎类洗泥沙,刮粗皮 批杷叶去毛,杏仁去皮,远志去心 蜈蚣、全蝎、蝉蜕去头、足、翅 矿物质拣除杂质 2.降低或消除毒性、烈性和副作用 川乌、草乌用甘草、黑豆煮蒸后降低毒性 巴豆、续随子去油取霜后泻下作用减缓 常山酒炒可去其催吐的副作用 3.增强药物疗效或转变药物性能 醋制延胡索,能增强活血止痛作用 蜜炙款冬花,能增强润肺止咳功效 生地黄清热凉血,熟地黄滋阴补血 煨生姜发散力减缓,温中之效增强 生何首乌泻下通便,制熟专补肝肾 4.便于制剂、服用和贮藏 植物药水浸便于切片 矿物类药煅、淬后易于粉碎 酒制胎盘和麸炒椿根皮能矫味矫臭 加热处理可干燥和杀死虫卵 二、炮制方法 (一)修治(修制) 1.纯净 借助工具,经手工或机械等,去掉非药用部分及杂质 刷除枇杷叶背面的绒毛 刮去厚朴、肉桂粗皮 山茱萸去核 麻黄去根 2.粉碎 捣、碾、研、磨、镑、锉等,使药材粉碎达符合制剂要求 牡蛎捣碎便于煎煮 川贝母捣粉便于灌服 犀角镑成薄片或锉成粉末便于制剂和服用 3.切制 用刀具将药材切成段、片、块、丝等规格饮片 有效成分易于煎出 便于干燥、贮藏、调剂和制剂 (二)水制法 用水或其它液体辅料处理药材 清洁软化药材和降低毒烈性及不良气味 淋,洗 泡,漂 浸,润 水飞 1.淋法 将药材整齐直立堆起,用清水自上而下浇淋,使根部浸软或稍润 适用于质地松软的全草类 薄荷,香薷,佩兰 2.洗法 将药材置水中,快速洗涤并及时取出 用于水分易渗入的药材 除花类外,有泥沙者均可水洗 陈皮,桑白皮,五加皮 3.泡法 将质地坚硬的药材用清水浸泡一定时间,使软化便于加工处理 桃仁、杏仁用沸水浸泡便于去皮 麦冬浸泡后便于抽去木心 4.润法 将渍湿的药材堆放遮盖,使水分继续渗入内部而软化,便于切制 淋、洗、泡法软化程度达仍不到切制要求者 大黄,何首乌 泽泻,川芎 5.漂法 将药材置多量清水中,经常换水,反复漂洗,去其毒性、盐水或腥味 天南星、半夏漂去毒性 盐附子、肉苁蓉、海藻漂去咸味 6.

文档评论(0)

151****14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