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超声诊断学基础
概 述
(一)超声诊断的概念
利用超声波探查人体器官诊断疾病的方法简称超声波诊断,又谓超声诊断。
包括超声原理,仪器构造,显示方法,操作技术,记录方法及对回声讯号的判断分析。是声学,电子工程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独立的边缘性学科,是形态学的诊断。
(二)超声医学的发展史
超声诊断起于40年代 ,1942年用于医学,由德国精神病医生Dussik首先将A型用于颅脑的诊断,开创超声医学新的领域。
1952年美国Howry医生开始研究B型切面显象,临床应用价值更加提高。
1954年瑞典的Edller医生首先用M型(超声光点扫描法)诊断心脏疾病。
1957年日本里村茂夫首先用D型诊断心脏病。
我国超声医学的兴起与发展
50年代:A型广泛用于临床,肝、脾、妇科等。(1958年上海六医院首先使用)
60年代为A型普及,61、62年北京、武汉先后开展。80年代B型迅速发展,彩色多普勒应用扩大了应用范围,同时提高了诊断水平。
▲(三)超声的种类
超声信息的显示方法有多种,A、B、M、 D型。根据不同需要选择使用:
A型:(原始超声检查仪)为幅度调制型。
它是根据波的高低、稀密和波形的特点诊断。
B型:为辉度调制型,是在A型和M型显示的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二维切面显示方式。由于能将瞬间动态的反射信息连成图象,又称实时显像。是以光点的多少及回声的强弱连成一片。切面图像与解剖接近,提高诊断率。
B型分:
线 扫—视野广,适合浅表器官
扇 扫—较小接触面而获得较大视野,适于心脏。
凸面扫—弧形,心腹均可
M型:为活动显示型。光点连成曲线+慢扫描,是心脏疾患诊断的较早的诊断工具。
彩色多普勒问世后,单一M型少见,都作为二维超声心动图仪的一种显示模式。
D型:
为差频示波型,应用Doppler原理测定心脏大血管内任一点的血流方向、速度及性质。
多普勒效应:
指声源与接收器之间在连续介质中作相对运动时,所造成的接收频率不同于发射频 率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之。
二、超声诊断的物理基础
(一)声与超声
声:是一种机械振动,在弹性介质中以纵轴波的形式传播,使介质粒子产生压缩及驰张,交替变化来传播能量。
1、声波:由声振动激起的一种疏密波
2、声的单位:1Hz(赫兹)=1次/秒
超声与能听到的声音一样都是物质振动形成的,振动往复一次称一周。物理学上用Hz表示。
3、声的分类:可闻声、 超声、 次声
频率范围: 16-20000Hz、 20000Hz、 16Hz
次声与超声是人类听不到的两种声波,在自然界中超声是客观存在的(如蝙蝠能发出超声做飞翔导向工具,借助超声的反射,准确捕捉昆虫)
超声诊断最常用物理量
波长(λ):声振动一个周期传播的距离
频率(f):声每秒振动的次数
声速(c):声单位时间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
三者之间关系密切: c=f×λ 可见在同一个介质中,速度不变, f与λ呈反比
频率越高、波长越短——分辨率越高,穿透力越弱;
频率越小、波长越长——分辨率越差,穿透力越强。
检测表浅器官用高频探头,取其分辨率高,检测内脏用低频探头,取其穿透性强
近场区:近场声束宽几乎相等,分辨率好。
远场区:声束开始扩散,使图象质量下降,影响诊断。
4.超声的物理特性
⑴ 指向性
⑵反射、折射、散射
超声在介质中传播时,由于不同介质的声阻抗不同,界面大小不一,可发生反射、折射、散射。
声阻抗 定义:阻抗声能传播的力量称之为声阻抗。(声阻抗差越大,反射越强,折射和透射就越小) 声阻抗(Z)=介质密度(P)×声速(C) 即介质密度越大,声速越快,声阻抗越大 骨阻抗最大,肝脏次之,血液最小
两种声阻抗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形成一个界面,界面尺寸大于波长时叫大界面,小于波长时叫小界面。超声遇到大界面产生反射和折射,遇到小界面发生绕射和散射。 小界面(界面尺寸小于波长)对入射超声产生散射,使超声的能量中的一部分向各个空间方向分散辐射。故散射无方向性。
散射为脏器内微小结构信息(凹凸不平界面时)血管中10—100个红细胞聚合即可产生。
(3)吸收衰减
吸收:由于介质粘滞性、导热性等---一部分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QTTXB001-2021 金属材料-不锈钢棒.pdf VIP
- 基于51单片机的电子密码锁设计.docx VIP
- (76页PPT)西式面点技术第四章蛋糕的制作.pptx VIP
- 小学体育--立定跳远公开课教案.docx VIP
- 2024年中考英语语法复习: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120题练习题(含答案).pdf VIP
- 大班语言《妈妈发火了》微课件.pptx VIP
- 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调研学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1基于RS和GIS的青岛市近十年来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研究与分析.ppt VIP
-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 富饶的西沙群岛 课后练习(含答案).doc VIP
- 20S517- 排水管道出水口.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