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医疗保险商业化运作研究吴传俭-Mauikai408com.PDF

农民工医疗保险商业化运作研究吴传俭-Mauikai408com.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民工医疗保险商业化运作研究吴传俭-Mauikai408com

农民工医疗保险商业化运作研究① 吴传俭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上海 200433) [摘要]农民工医疗保险社会化运作面临农民工的高度地区流动性、工作单位转换频繁、 农民工的双重身份和农民工特殊的医疗保险需求等的难点问题,本文在分析了这些难点问题 的基础上,根据商业健康保险特点,对农民工医疗保险商业化运作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论证。 认为商业健康保险不仅可以解决农民工高度流动性所带来的保险赔付的及时性问题,而且可 以解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农民工医疗保险之间模式兼容等问题。 [关键词]农民工;医疗保险;健康保险 [中图分类号] F840.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3306 (2007)01-0053-03 Abstract: Socialized medical insurance for farmer labourers is faced with such difficulties as their high mobility, their frequent change of work unit, their dual identity and their special medical need. This thesis demonstrates the feasibility of commercial medical insurance for farmer labourer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above   memtioned problems and features of commercial health insurance. And the conclusion is commercial health insurance can not only offer benefits in time to farmer labourers who migrate frequently, but can adapt itself to new rural medicare cooperation program. Key words:farmer labourer; medical insurance; health insurance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讨论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 的决定》,其中“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被摆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 公厅于 2006年 5 月16 日颁发《关于开展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专项扩面行动的通知》[1](劳 社厅[2006]11 号)(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指出争取 2006 年底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的 人数达 2 000万人,并争取 2008 年底实现全面覆盖与城镇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农民工。 《通知》是从社会医疗保险的角度实行农民工医疗保险的,但由于社会医疗保险统筹地 区的限制和农民工的高度流动性,农民工医疗保险的开办在社会医疗保险领域存在着很大难 度,如农民工身份的确认问题、医疗保险需求与保费缴纳问题、农民工跨地区流动过程中医 疗保险的时效性问题等等。商业医疗保险由于其有别于社会医疗保险的许多优势,有助于解 决社会医疗保险领域农民工医疗保险的诸多难题。一、农民工医疗保险的难点分析 (一)农民工的高度地区流动性与社会医疗保险的条块化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路径是多方面的,大体上分成四类,即在城市有长期稳定 的工作与居所的城镇化农民工、季节性务工人员、个体商业从业者、自由职业者。除第一类 人群外,其他三类人群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流动规律。在地区流动上,多数由经济欠发达地区 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中国经济的不平衡主要展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国家层面,分为东部经济 带、西部经济带和处于二者之间的中部经济带,三者存在明显的经济收入差异;二是省级层 面,分为南北和东西差异,这在一些行政区划大省表现明显,如江苏省的苏南苏北、山东省 的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等;三是市级层面,主要表现为经济中心城市的环状经济圈。从短期 看,农民工在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