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眼睑病病人护理.ppt

  1. 1、本文档共1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鳞状细胞癌 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睑缘皮肤粘膜移行处。 生长缓慢,患者无疼痛感。 开始时像乳头状瘤,逐渐形成溃疡 边缘稍隆起,质地坚硬,发生坏死和继发感染 不但向周围和深部侵蚀,还侵犯皮下组织、睑板、眼球、眼眶和颅内毒可经淋巴系统向远处淋巴结转移。 治疗以手术为主。再行放射治疗。 眼睑鳞状细胞癌 (三)皮脂腺癌 我国眼睑恶性肿瘤第2位。 多发于中老年妇女,好发于上睑 最常见起源于睑板腺和睫毛的皮脂腺。 可向眶内扩展,侵人淋巴管,并发生转移。 脂腺癌对放射线不敏感。手术切除为主 因此对老年人睑板腺囊肿应常规作病理检查;对切除后复发者更应警憾。 皮脂腺癌 正常眼睑位置: 1. 眼睑与眼球表面紧密相贴,中间有一潜在毛细管空隙。 2. 上下睑睫毛充分伸展指向前方,排列整齐,不与角膜接触。 3. 上下睑能紧密闭合。4. 上睑上举至瞳孔上缘。 5. 上下泪点贴靠在泪阜基部,使泪利进入泪道。 第四节 眼睑位置、功能异常和先天异常 一 倒睫与乱睫 定义与病因 ★倒睫:指睫毛向后生长 ★乱睫:指睫毛不规则生长 ★病因:多由睑缘部瘢痕收缩所致, 睑内翻常伴有倒睫,沙眼最常见。 乱睫也可由先天畸形引起。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患者常有刺痛、流泪和异物感 ◆倒睫多少不一,有时仅1~2根,有时 一部或全部睫毛向后摩擦角膜 ◆可导致结膜充血、角膜浅层混浊、 血管新生、角膜上皮角化、角膜溃疡 诊断:一般肉眼即可发现 治疗 ☆ 如仅1~2根,可用睫毛镊拔除 ☆ 较彻底的方法是电解拔毛 ☆ 倒睫较多,应手术矫正,方法 同睑内翻 治疗 1 少者可拔除或电解(可破坏睫毛毛囊,睫毛不再生)。 2 多者应手术。 睫毛电解术 倒睫处局部浸润麻醉。 将4节1.5v电池串联,阳极接一金属片,裹一盐水棉片紧压在同侧面颊部,阴极连接一细针,将细针沿睫毛根方向刺入2mm,通电约10秒钟。 若有白色泡沫自针孔冒出,拔针后用睫毛镊将睫毛拔除。 二、睑内翻 定义、分类与病因 临床表现 治疗 定义、病因与分类 睑内翻:是指眼睑,特别是睑缘向眼球 表面卷曲的位置异常,通常伴有倒睫 临床表现与诊断 病因 先天性发育异常,如内眦赘皮,睑缘部轮匝肌过度发育或睑板发育不全等 眼轮匝肌过度收缩(眶隔和下睑皮肤松弛,炎症、包眼等);眼睑后支撑力弱(眶脂肪减少) 睑结膜及睑板瘢痕性收 缩,沙眼多见 先天性睑内翻 痉挛性睑内翻 瘢痕性睑内翻 临床表现 婴幼儿,下睑内眦部。双眼;刺激症状多不明显。睑内翻,倒睫,角膜上皮脱落,FL(+),久之角膜新生血管,角膜混浊,视力下降。 老年人,下睑多。单眼或双眼;畏光、流泪、刺痛、眼睑痉挛等。睑内翻,倒睫,角膜上皮脱落,FL(+),严重者角膜溃疡。久之角膜新生血管,角膜混浊,视力下降 青少年及中年人,下睑多。单眼或双眼;刺激症状较重;体症同痉挛性睑内翻。 诊断 根据年龄、病史及临床表现 根据年龄、病史及临床表现 根据年龄、病史及临床表现 治 疗 ◇先天性睑内翻:随年龄增长,鼻梁 发育,可自行消失。5~6岁仍无好转, 可行手术矫正(穹隆部-眼睑皮肤穿线术) ◇痉挛性睑内翻:急性痉挛性睑内翻是 暂时的,去除病因可恢复。严重者手术 矫正(切除部分皮肤及眼轮匝肌) ◇瘢痕性睑内翻:手术矫正 (二)带状疱疹病毒性睑皮炎 病因: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三叉神经半月神 经节或三叉神经第一支所致 临床表现:有轻重不同的前驱症状,如发 热、全身不适,继而在病变区 发现剧烈的神经痛。 患侧眼睑出现成簇透明水泡 疱疹的分布不越过睑和鼻的中心界限 结痂后留下永久性皮肤瘢痕 治疗:1、适当休息 2、疱疹未破时,局部无需用药,破溃无感染时,阿昔洛韦眼膏,更昔洛韦眼膏。 3、重症患者全身应用阿昔洛韦、抗生素、糖皮质激素 接触性皮炎 是眼睑皮肤对某种致敏原的过敏反应 病因:以药物性皮炎最为典型,常见有眼 局部应用的抗生素、局部麻药等 与眼睑接触的化学物质,如化妆 品、染头剂等 临床表现:眼痒和烧灼感 治疗:1、停止致敏原 2、局部用药:糖皮质激素 3、全身抗组胺类药物,严重口服泼尼松 附 接触性睑皮炎  眼睑肿瘤 良性肿瘤

文档评论(0)

yigang09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