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培青中国体外循环五十年.pptVIP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创业篇 创业篇 苏鸿熙教授 2001 年在第六届 亚洲 体外循环学术会议 获终身成就奖 1958年 6月26日:苏鸿熙教授用带回国的人工心肺机完成中国第一例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6岁,室间隔缺损) 1959年 9月21日上海中山医院石美鑫教授等研制的静态垂屏式氧合器正式用于临床 1961年 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张天惠、王源昶教授和哈尔滨医科大学在奇静脉血流原则和脑灌注实验的启发下创立了半身体外循环法。 十年低谷 中国心脏手术数量 1974年 上海新华医院与上海电表厂合作研制小儿人工心肺机成功,同年应用于临床。 机遇——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的高速公路 胡小琴教授 2004 年在全国体外循环学会成立大会获杰出贡献奖 ECMO(体外膜式人工肺氧合)的发展 80年代末武汉军区总医院沈七襄教授成功地将体外循环应用于非心脏病急诊患者的抢救。 1993年广东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一院采用SARNS DelphinⅡ离心泵为一肝癌术后患者成功进行了首例肝静脉-静脉(V-V)转流。 2001年广东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首次将体外循环技术应用于肿瘤治疗―体外全身热疗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体外循环分会 2004年 8月28日在北京召开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成立大会及第一届全国体外循环学术会议 体外循环专业期刊的发展 专业书籍 本科生教育 开展心脏手术医院 手术量分布 开展心脏手术的数量 亚太地区心脏手术现状 香港 1000 印尼 1500 新加坡 2000 菲律宾 2300 新西兰 3000 越南 3800 马来西亚 4500 泰国 8000 韩国 8000 日本 50000 印度 45000 中国 139282 器官保护:心脏、肺、血液、脑、脊髓、腹腔脏器等 设备的改进:设备的小型化、一体化 材料学进展:生物相容性材料应用 计算机管理 计算机模拟教学在灌注师培训中应用 急诊心肺复苏 常规复苏无效 意外低温 多器官功能衰竭 药物中毒 辅助循环 ECMO 体外循环在非心脏手术中应用 肿瘤热疗:全身、局部 器官移植 颅内巨大血管瘤 大器官、纵隔肿物 布加氏综合症 Medtronic Biomedicus Jostra 天津体外循环机 Medos HILITE? 7000 Cobe 4000I Terumo system AFFINITY? NT Quadrox 科威成人膜肺 希健儿童膜肺 与朱晓东院士一起进行心脏手术 指导兄弟医院医生作心脏手术的麻醉 1993年5月17日阜外医院为一例 换瓣手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病人 应用ECMO 我国ECMO开展近况 体外循环在非心脏外科手术领域 各地体外循环分会 徐州医学院与体外循环学会合作办学,开始培养体外循环专业大学本科生 中国体外循环人员构成 现有人员 1446 尚需人员 158 龙村教授 展望篇 体外循环在急症领域应用 蒸蒸日上 鹏程万里 * * 中国体外循环之路 ———纪念中国体外循环50周年 (1958---2008年)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 发展篇 展望篇 1957年 苏鸿熙教授回国 1958 年 我国第一例体外循环手术所用的指压式Lillehei 人工心肺机 1958 年 第一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所用的Dewall 鼓泡式氧合器 苏鸿熙教授带领手术组手术 1958年7月:上海市胸科医院与上海市医疗器械厂合作研制滚压式体外循环机(上海I型)和De Wall-Lillehei IV 型鼓泡式氧合器成功应用于临床 阜外医院早期体外循环工作场景(灯下为反映手术野的镜子) 术者郭加强,麻醉尚德延,体外循环徐守春 北京友谊医院早期体外循环手术(孙衍庆、吴兆荣等) 广东早期体外循环工作场景 1962 年华西医院使用的上海Ⅱ型人工心肺机及手术场景 上海Ⅱ型人工心肺机 上海Ⅲ型人工心肺机 叶椿秀教授 2005 年在第二届全国 体外循环学术会议 获终身成就奖。 叶椿秀教授(右) 与澳大利亚张仁 谦教授(左一) 共做绵羊左心转 流实验 漩涡泵 罗- 叶泵原型(1985 年) 200 80 10 300 12 数量 1976 1972 1967 1965 1960 年代 丁文祥教授 2007年 第七届亚洲体外循环学术会议获终身成就奖 上海Ⅰ型小儿人工心肺机 上海Ⅱ型小儿人工心肺机 上海新华医院与复旦大学联合研制成功国内第一代膜式 人工肺(左)和多管变温器(右)(1984 年) 西京 95 鼓泡肺 西京87 鼓泡肺

文档评论(0)

celkhn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