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研究报道高原训练可以提高肌肉缓冲能力。Mizuno(1990)对10名越野滑雪运动员在2700米训练2周后,用滴定法测试了活检肌肉的缓冲容量,发现高原训练后,腓肠肌和肱三头肌的缓冲容量均增加6%(P0.05),并且腓肠肌缓冲容量的相应变化与短跑成绩呈正相关(r=0.83, P0.05)。作者认为高原训练返回平原后,尽管肌肉的使用程度有异,但由于两组肌肉的缓冲容量均见增长,故低氧对于缓冲容量的提高可能是一个关键因素。Saltin(1997)也报道,高原训练后,肌肉缓冲能力有所改善。 三、高原训练的发展过程 纵观国内外高原训练近40年的发展历史,大体可将高原训练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为高原训练发展的基础阶段。其特点主要是初步提出高原训练的理论依据,尝试高原训练的方法,探索高原训练的效果及高原环境与人体生理机能和运动成绩之间的关系,并由被动适应在高原地区进行比赛,转化到主动将高原训练作为提高运动能力的一种特殊训练方法,形成了高原训练的第一个“高潮期”,为高原训练的实践和理论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第二阶段为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是高原训练理论和方法的完善及发展阶段。其特点是高原训练方法得到国际上的普遍重视和应用,在不断积累高原训练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前提下,提出新的高原训练方法(如平原—高原交叉训练方法等),并对高原训练的海拔高度、持续时间、训练负荷的安排以及高原训练的生理适应、高原训练中的营养、恢复等问题,提出了探索和研究,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和科学数据,初步发现了高原训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某些规律。同时,由于此阶段高原训练的实践失败多于成功,所以,也是对高原训练产生争议最大的阶段。 第三阶段为80年代末至90年代,是高原训练的迅速发展阶段。其特点是高原训练的实践经验和基础理论的研究进一步得到重视和完善;训练方法也不断改进,科学化训练程度不断提高,并建立了一些新的训练手段及模拟训练方法;高原训练的成效明显增加;在此阶段,高原训练在国际上得到了充分的重视。 (一)高原训练基地的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 目前世界各地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高原训练基地60多个,分布在5大洲的25个国家,多数位于海拔2000米或以上高度,我国的高原训练基地大约为14。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高原训练基地是西班牙的Sierra Nevada基地,有可提供26个项目的训练设施,并配备了医务监督、生理生化机能评定、营养恢复及运动技术分析的专家和实验室,从而完善了训练基地的配套设施,提高了基地的服务质量。 我国(大陆地区)高原训练基地 地点 海拔(米) 适用项目 地点 海拔(米) 适用项目 贵州红枫湖 1245 水上 云南海埂(昆明) 1890 综合 四川西昌 1500 水上 吉林长白山 1900 滑雪 陕西太白山 1500 摔跤 云南呈贡 1917 田径 甘肃兰州 1500 综合 新疆天池 1942 滑冰 四川会理 1793 田径 甘肃榆中 1987 田径 甘肃刘家峡 1800 水上 青海西宁 2260 综合 四川六盘水 1840 赛艇 青海多巴 2366 综合 (二)参与高原训练的项目逐渐增多 早期采用高原训练手段的项目主要是耐力性运动项目,如中长跑、马拉松、竞走、游泳等。最新报道表明,采用高原训练的项目已发展到自行车、赛艇、皮艇、划艇、水球、排球、篮球、足球、乒乓球、曲棍球、垒球、冰球、速度滑冰、冬季两项(滑雪、射击)、摔跤、柔道、武术、拳击及短跑、跳远、跳高、跨栏、射箭、体操、击剑等,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奥运会项目。 (三)建立新的训练方法及模拟训练手段 传统的高原训练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固定在同一高度上训练几周,即所谓持续的训练;二是多数时间在同一高度上训练,其间穿插短期去更高的高度/或较低的高度,称之为断续的训练。1991年美国学者Levine最先提出一种高住低练法(Living high-training low,Hi-Lo训练法),就是让运动员在较高的高度上居住,以充分调动机体适应高原缺氧环境,挖掘本身的机能潜力,而在较低的高度上训练又可达到相当大的训练量和强度。这种异地住练的结合,既可以扬高原训练挖掘潜力之长,又可避免在高原上难增加训练负荷之短。根据1997年西班牙国际高原训练研讨会的情况来看,Hi-Lo训练法已经得到国际上的认可,并已应用于高原训练的实践中。 间歇性低氧训练是十几年来在俄罗斯、英国、美国等国家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仿高原训练方法。它主要是借助低氧呼吸气体发生器(氧分压有氧训练器或仿高原训练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