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毒器官保护.ppt

  1. 1、本文档共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性中毒病人发病急、病情变化快、发展也快、病情重,救治不及时可迅速发生多器官功能失常综合症(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死亡率亦明显增加,近些年来引起了临床医师的关注。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指急性化学物中毒所致的,同时或序贯性发生2个或2个以上器官功能不全以至衰竭的临床综合征 国内外对此已有不少报道:急性中毒性MODS发病机制有化学物直接作用与继发性损害两个特点。发病类型以原发型多见。病死率与脏器衰竭数目,毒物种类,数量及病因治疗是否得当有关。结论:急性中毒性MODS发病快,出现器官功能障碍时间早,年龄组低,病死率高。早期器官功能监测与高级生命支持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急性中毒患者是否发生多器官功能失常综合症与毒物种类、中毒量、中毒程度、就诊及急救是否及时有关。结合文献与临床实践对防治急性中毒致MODS的策略进行探讨,目的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 1.充分认识常见急性中毒致MODS的特点; 2.早期诊断是脏器功能保护的关健; 3.用好救治中毒的关键技术是脏器功能 保护的中心环节 4.中医中药防治MODS具有潜在研究价值。 一.充分认识常见急性中毒致MODS的特点 1.急性有机磷中毒致MODS 发生率与预后: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致MODS,达21.25%至40.5%,病死率67.65%至75.30%。多器官功能衰竭是有机磷中毒的主要死亡原因。器官衰竭的数与预后密切相关,衰竭器官越多,病死率越高,3个器官衰竭的病死率为37.5%,4个为75%,5个为100%【2】。 临床特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致MODS多数在中毒后24小时内发生,以呼吸衰竭及脑水肿出现较早,其次是心力衰竭,而肝、肾功能失常及消化道大出血发生则相对较晚。其顺序大多为呼吸→脑→循环。呼吸衰竭、脑衰竭发生率高,分别是100%、97.6%,有机磷中毒一旦发生肾衰竭则预后更差。 2.急性有害气体中毒致MODS 常见的有害气体包括:一氧化碳、氰化物、硫化物、石油液化气、煤气。 临床特点:急性重度有害气体中毒致MODS,以脑、心脏、肺损害为主,以昏迷、呼吸困难、心电图异常为主要表现。其次是肝、肾脏损害发生率较低。 3.急性药物中毒致MODS 急性重度药物中毒致MODS,常见于吗啡类药和镇静安眠药。主要表现中枢系统抑制,表现为昏迷,心血管系统为心动过缓,体位性低血压。由于呼吸抑制、缺氧、酸中毒和组织胺释放易出现非心源性肺水肿;镇静安眠药中毒致MODS主要是呼吸抑制,中毒性脑病,随后加重呼衰,出现多器官功能失调。 4.鼠药中毒致MODS 毒鼠强,乙氟胺是一种高剧毒杀虫灭鼠药,对人类主要经口或接触皮肤中毒或吸入中毒。主要作用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与糖代谢。急性重度中毒时,较快出现多器官系统功能损害,常因中枢神经系统、心功能损害:血清酶活性增高与病情的轻重和转归有密切关系,呼吸衰竭而死亡.【6】 5.百草枯急性中毒致MODS 中毒机理:(1)刺激腐蚀作用(化学性损伤)使组织细胞变性坏死,故经消化道易致消化道出血与此有关【7】;(2)影响能量合成,竟争性抑制干扰呼吸链电子传递;(3)自由基对组织的损伤【8】,【9】。 百草枯中毒病人口腔与面部灼伤 明显黄疸 百草枯中毒处理 6.鱼胆中毒致MODS 鱼胆过量中毒常易致MODS,主要是鱼胆含组织胺类物质,胆盐氰化物。鱼胆毒素经消化道吸收达肝脏解毒,引起肝细胞混浊肿胀、坏死、功能障碍。鱼胆毒素及代谢产物主要通过肾排泄而引起肾损害,受损部位尤以近曲肾小管最显著,集合管阻塞,肾小球滤过膜形态改变,导致少尿、无尿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康恒棣报道10例鱼胆中毒致多脏器损害,肾脏累及100%,依次为肝、胃肠、心、脑。 7.急性中毒性心血管损害是中毒或毒素进入体内与心血管发生化学性或物理化学作用,破坏了心血管的正常生理功能,使心血管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一种病理状态。临床常见的表现:休克、中毒性心肌病、心律失常,甚至心搏骤停。结合文献资料与临床实践对如何防治急性中毒性心血管损害的策略作如下探讨: 1)、抑制细胞酶的活性 如细胞色素氧化酶、乳酸脱氢酶、葡萄糖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丙酮酸氧化酶、磷酸酯酶等的硫基或氨基结合并使共失去活性,干扰心肌细胞的代谢使心肌组织受损。常见毒物如砷及其化合物,锑及化合物,有机汞化合物。 2)、影响心肌的兴奋和传导性: 常见毒物钡及化合物、锑及及基化合物、有机汞化合物、有机氯农药、苯和汽油等。 3)、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如酚、甲酚等可作用于血管舒收中枢;砷及其化合物通过对血管舒缩中枢抑制作

文档评论(0)

huaz157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