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毒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性中毒 定义 大量毒物短时间内进入体内,与人体组织相互作用,引起毒性作用,导致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称为急性中毒。 病因 (一)职业性中毒  在生产过程中,如不注意劳动保护,与有毒物质密切接触而发生的中毒。 (二)生活性中毒  由于误食、意外接触有毒物质、用药过量、自杀或谋杀等情况所致的中毒。 中毒机制 毒物的种类繁多,中毒机制亦复杂多样,但基本上均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局部刺激、腐蚀作用  毒物使细胞变性或(和)坏死,如强酸、强碱。 (二)缺氧  毒物阻止氧的吸收、运输和利用,如一氧化碳、氰化物及硫化氢中毒。 中毒机制 (三)抑制酶的活力  某些毒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能抑制酶的活力而产生毒性作用,如有机磷农药抑制胆碱酯酶。 (四)麻醉作用  有机溶剂和吸入性麻醉药具有较强的亲脂性,脑组织和细胞膜脂类含量高,因而上述化合物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产生毒性作用。 (五)对细胞亚微结构的作用  如干扰细胞膜的生理功能,损害细胞器。 (六)竞争受体  如阿托品阻断毒覃碱受体。 诊 断 急性中毒的诊断主要依据接触史及临床表现。中毒经初步诊断后,应初步估计毒物的剂量及病人中毒前后的情况,必要时通过血、尿、粪、呕吐物等鉴定毒物,以利进一步确诊。 抢救措施 根据毒物的种类、进入途径和临床表现进行治疗。 一、现场急救 应迅速使患者脱离中毒环境,脱去污染的衣物,并维持基本的生命体征,如清除呼吸道堵塞物、给氧、心肺脑复苏等。 二、清除毒物,减少毒物吸收。 (一)体表毒物的清除 用温水洗拭或清洗皮肤、口腔、眼、耳等接触毒物的部位。 (二)胃肠道毒物的清除 1、催吐 适于非腐蚀性毒物经消化道进入人体中毒且清醒者。 2、中和剂 对腐蚀性毒物如强酸、强碱经消化道中毒者,不宜催吐,可予服用加水鸡蛋清、牛奶或植物油200ml,强酸中毒者还可服用氢氧化铝或镁乳等弱碱性药物60ml,强碱中毒者可服用食醋或5%醋酸等弱酸性药物。 3、洗胃 非腐蚀性毒物经消化道中毒者应尽早洗胃,一般在服毒后6小时内洗胃有效。 超过6小时,因部分毒物仍可残留于胃内,多数仍可洗胃。 注意吞服强腐蚀性毒物、惊厥、昏迷、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禁忌洗胃。 洗胃液 一般用洁净清水,若已知毒物的种类,可选用适当的洗胃液。洗胃液温度以不高于37℃为宜。洗胃时可向患者胃内注入清水500ml左右,然后放出液体,反复清洗,直至洗出液变清澈、无味为止,一般需要3~5L左右的液体量。无特效解毒剂者,洗胃后可从胃管内注入万能解毒剂20g,内含鞣酸、氧化镁、活性碳(2:1:1)。 4、导泻与灌肠 洗胃后可从胃管内注入硫酸镁或硫酸钠15~30g,加水200ml,或用20%甘露醇、液体石蜡200~250ml导泻。但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症状者禁用镁盐。若导泻无效或效果不佳时,可用生理盐水、温肥皂水约1000ml作高位灌肠,也可加用活性碳50~100g等吸附剂。 (三)促进吸收毒物的排泄 1、利尿 静脉滴注葡萄糖液可增加尿量而促进毒物的排出,同时静注速尿可起协同作用。对酸、碱性毒物酌情可碱化(碳酸氢钠)或酸化(Vitc)、血液。 2、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 适用于水溶性的与蛋白质结合较少的化合物中毒,如苯巴比妥、水杨酸类、甲醇等。一般在中毒12小时内进行透析效果好。如中毒时间过长,毒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则不易透出。 3、血液灌流 血液流过装有活性炭的灌流柱,毒物被吸附后,血液再输回患者体内。此法常用于中毒严重、血液中毒物浓度显著增高者。应用此法时需要认真监测和补充血液正常成分。 (四)特殊解毒药的应用 某些毒物有特效的解毒剂,如有机磷酯类中毒可用阿托品、解磷定分别对抗蓄积的乙酰胆碱、恢复胆碱酯酶活力。 (五)对症及支持治疗 因不少毒物并无特殊解毒药,主要依靠一般急救措施。 注意事项 对于重症急性中毒者要注意心、肺、肾功能的变化, 有心衰时应用洋地黄制剂、出现循环衰竭可酌情应用升压药。 注意防治肺水肿或脑水肿,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失衡。 适当给予抗生素防治感染等。 几种常见的急性中毒救治 一、有机磷酸酯类杀虫剂中毒的急诊处理 (一)毒理作用 有机磷酸酯类进入人体后,其磷酸根与胆碱酯酸的活性部分紧密结合,形成磷酰化胆碱酯酶,使其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丧失,乙酰胆碱过多积聚,引起胆碱能神经及部分中枢神经功能过度兴奋,继而转入抑制和衰竭,产生中毒症状。 (二)临床表现 轻度中毒以毒蕈碱样症状为主,如头痛、头晕、流涎、恶心、呕吐、腹痛、视力模糊等。中度中毒除上述表现加重外,尚有肌束震颤、呼吸困难、中度瞳孔缩小等表现。重度中毒病情进展迅速,瞳孔针尖大小,对光反应迟纯,严重时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口及呼吸道有大量分泌物,甚至出现昏迷、肺水肿、呼吸衰竭等表现。 (三)诊断要点 有

文档评论(0)

huaz157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