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人防教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节 核武器及其防护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核武器、核事故的特点及其破坏因素,掌握遇到核袭击时的防护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核袭击的自我防护能力和自救互救的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核武器简介 2、对核武器的防护 3、对核事故的防护 三、教学方法:讲课与多媒体演示相结合 教具准备:电脑、投影仪、防毒衣、防毒面具、口罩、毛巾、围巾、防风墨镜、三角巾等。 四、教学过程: 一、核武器简介 1、核武器 (一)什么是核武器?核武器是利用核反应瞬间放出的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 (二)核武器的特点:杀伤破坏因素多、程度重、范围广、时间长 (三)核武器的分类:按结构原理:可分为原子弹、氢弹和特殊性能核武器。 按作战使用范围:可分为战略核武器和战术核武器。 按配用的武器:可分为核导弹、核炸弹、核炮弹、核地雷、核鱼雷和核深水炸弹。 一般所说的原子弹、氢弹、中子弹是指弹头部分,而运载工具是用来发射或投射核弹头的工具,有导弹、火箭、飞机、火炮、潜艇、鱼雷等。 2、核武器的威力及其爆炸方式和外观景象 (一)核武器的威力 核武器的威力是指核爆炸时释放的总能量,通常用“梯恩梯”(TNT)当量(简称当量)来表示。它的含义是指爆炸时放出的能量相当于多少吨梯恩梯炸药爆炸时放出的能量。 (二)核武器的爆炸方式 核武器的爆炸方式主要有空中爆炸和地面爆炸两种。 (三)核武器空爆时外观景象 主要特征为火球不接触地面,初期为球形,很快变为扁球形。几秒或几十秒后,火球冷却成灰白色,或棕褐色的烟团,并继续上升,不断扩大,同时地面上掀起一股尘柱。最初尘柱和烟云不相连接,随后尘柱迅速追及烟云,形成爆炸特有的蘑菇状烟云。 二、对核爆炸瞬时杀伤因素的防护 1.核爆炸瞬时杀伤因素的杀伤特点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有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和放射性沾染五种。 (一)光辐射 光辐射(又称热辐射),是指爆炸时的闪光及高温火球辐射出来的强光和热。火球中心温度可达几千万度。能放出大量热能,比射到地球上的太阳光要强千万倍。 (二)冲击波 冲击波是核爆炸时瞬间形成的高温高压气流。它是核武器的主要杀伤因素。冲击波从爆心以超音速向四面八方传播。作用时间只有几秒钟。冲击波到达时,能使空气压强突然升高形成超压,还迫使空气迅速流动形成动压。 (三)早期核辐射 早期核辐射是指在核爆炸最初十几秒钟辐射出来的人眼看不见的伽玛射线和中子流。 (四)核电磁脉冲 核电磁脉冲是核爆炸瞬间产生的一种强电磁波。它与自然界雷电十分相似,其作用半径随爆炸高度升高而增大。 (五)放射性沾染 在核爆炸的蘑菇烟云中,存在着大量的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与带到烟云中的地面尘土混合在一起,造成对其人员、空气、地面、物资等污染的现象叫放射性沾染。 2.人员对核爆炸瞬时杀伤因素的防护措施 (一)人防工程防护 (二)室内防护 (三)室外防护 三、对放射性沾染的防护 核爆炸后,蘑菇烟云中的放射性物质,在较短时间内就能降落到地面。 1.戴好防毒面具或口罩 为防止放射性灰尘沉降时随呼吸进入人体或降落到皮肤上,在沾染区的人员要及时戴好防毒面具或口罩或用毛巾捂住口鼻。 2.“扎三口” 扎好裤口、袖口、领口,简称“扎三口”或用雨衣、塑料布、床罩等身边容易得到的器材把暴露的皮肤遮盖起来,或直接躲进可掩蔽的装备或建筑物内,尽量减少在室外的活动。 3.关门、堵孔 立即关好门窗,堵住孔口,密封食品、饮水、进入地下室或建筑物中心房间,静听外面关于落尘情况的通报。 四、对放射性沾染的清除 1.消除衣服上的放射性灰尘的方法是自己或相互拍打和抖动。 2.人员皮肤受沾染后,要尽快洗消。头、颈部要用清水和肥皂水进行擦洗。 3.对被沾染的粮食、蔬菜和饮水消除的方法 (一)对包装完好的粮食,可采用扫除、拍打的方法。 (二)对包装不紧密的粮食,要除去表层后,其余用清水淘洗2—3次。 (三)蔬菜、水果受沾染,应采用清水反复冲洗或剥皮的方法进行消除。 (四)对饮水沾染的清除,可以用土壤净化、过滤或吸附凝沉方法进行净化处理。 第二节 对化学武器、化学事故的防护 一、发现 ? ? 及时发现化学武器袭击的情况是做好防护工作的前提。除使用专业装备器材进行侦察报知外,还可以根据以下几种情况的观察及时发现。运用“听”、“看”、“闻”、“侦”等多种手段。 1.观察投放迹象 ? ? 敌机在布洒毒剂时,一般飞的较低,机翼下面喷出有色烟雾,与洒农药相似。落在地面上有油状液滴或粉末。若使用毒气弹,炸声低沉,并产生有色烟雾云团,弹片大,弹坑小,弹坑附近有液滴斑点或粉末等物。 2.观察动植物的异常变化 ? ? 动物对毒剂较敏感,症状出现快。如蜂、蝇飞行困难,抖动翅膀。鸟、鸡、鼠、兔、羊、狗等眨眼,瞳孔放大或缩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