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药三剂员-药理.ppt

  1. 1、本文档共20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医药三剂员-药理

第4章 药理学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药理学的基本知识 一、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任务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生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机制的科学。 研究内容: 1、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 2、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 药理学的学科任务 1、阐明药物作用机制 2、改善药物治疗 3、提高药物疗效 4、开发新药 5、发现药物新用途 6、为探索细胞生理、生化及病理过程提供实验资料 二、药物效应动力学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1. 药物作用:是指药物与机体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是动因,是分子反应机制。 2. 药理效应(宏观):是药物引起机体器官原有机能的改变,指药物作用的结果。分为兴奋和抑制 二者稍有区别。如阿托品对眼的作用是阻M-R,而其效应则是扩瞳。 药物的作用方式 按药物作用部位分: 1. 局部作用:药物被吸收入血液前在用药部位直接产生作用。 2. 全身作用:药物被吸收入血循环后分布到机体各部位而产生的作用,也称为吸收作用。 1、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多数药物在适当剂量时,只对少数器官或组织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器官或组织的作用较小或不发生作用。 特点:选择性高的药物大多药理活性较强,使用针对性强; 选择性低的药物,应用时针对性差,不良反应较多,但作用范围广。 (1)防治作用:凡符合用药目的并产生防治效果的作用 对因治疗(治本):消除致病因子,如P-G治疗脑膜炎,目的在于消灭脑膜炎双球菌。 对症治疗(治标):减轻或消除疾病症状,如吗啡镇痛,阿斯匹林解热 (2)药物的不良反应:不符合用药目的,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 包括:副反应、毒性反应、变态反应、后遗效应、继发反应、特异质反应、“三致” 反应、药物依赖性等。 (六)受体学说 1.受体:能与配体特异性结合并能传递信息和引起效应的大分子物质(主要为糖蛋白或脂蛋白,也可以是核酸或酶的一部分)。 配体(ligand):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称配体。是指内源性递质、激素、自身活性物质或结构特异的药物。 三、药物代谢动力学 (二)药物的体内过程 药物的吸收:药物自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直接进入血液,没有吸收过程。 影响因素:药物因素 机体因素 2、药物的分布:指吸入血液的药物被转运至组织器官的过程 (2)器官血流量 (3)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 (4)体液的pH和药物pKa (5)生理屏障 3、药物的生物转化(代谢) 定义:药物作为外源性活性物质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的改变(失活或活化) 代谢的场所:肝脏、肠、肾、肺 胆汁排泄 肝肠循环:某些药物经肝脏转化后,并自胆汁排入小肠,被相应的水解酶转化成原型药物,在肠道被重吸收入血 第二节 抗病原微生物药物药理----抗菌药物概论 (一)常用术语 1.化学治疗:对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恶性肿瘤细胞所致疾病的药物治疗。 2. 抗菌药:能抑制或杀灭细菌,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 3. 抗生素:某些微生物产生的代谢物质,对另一些微生物有抑制或杀灭作用。 4.抗菌谱 5.抗菌活性 6.抑菌药 7.杀菌药 8.抗菌后效应(PAE):指停用抗菌药物后,仍然持续存在的抗微生物效应 9. 化疗指数:LD50/ED50 (二)抗菌药物作用机制 1.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 2. 增加细菌胞浆膜通透性 3.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4. 抗叶酸代谢 5. 抑制核酸代谢 (三)细菌的耐药性 耐药性(抗药性):指细菌与抗菌药物反复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甚至消失 交叉耐药性:细菌对某一药物产生耐药性后,对其他药物也产生耐药性。 多出现在化学结构或机制相似的抗菌药物之间。 (四)抗菌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 1. 合理应用抗菌药,并给予足够的剂量与疗程 2. 必要的联合用药和有计划的替换药物 3. 开发新的抗菌药 二、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一)青霉素类 1.天然青霉素 药理作用:为快速杀菌药 ① G+球菌:如对溶链菌、肺炎球菌、草绿色链球菌、不产生酶的金葡菌及多数表皮葡菌等作用强。 ② G+杆菌:如白喉杆菌、炭疽杆菌及革兰阳性厌氧杆菌敏感。 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 克拉霉素:抗菌活性最强 林可霉素:可引起伪膜性肠炎 万古霉素: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可治疗伪膜性肠炎 四、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1. 药动学:口服难吸收,i.m吸收快而完全,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能进入内耳外淋巴液和肾皮质。 2.药理作用:主要对需氧G-杆菌及结核杆菌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对厌氧菌作用很小。 3.作用机制:快速杀菌剂,静止期有效,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结合。 4.耐药性:易产生耐药,存在交叉耐药性 5.不良反应: 耳毒性

文档评论(0)

189****6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