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南一书局.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南一书局

第三節 帝國體制與天下秩序 大一統帝國的建立 皇帝體制的確立 政治權力與學術思想 編戶齊民的社會與帝國的天下秩序 帝國與周邊民族的關係 (一) 大一統思想的形成 1.商業與交通發達→各地區之間經濟交流與 人民密切往來 2.戰國後期,各國交相征戰→危害人民生命 財產→厭戰心理隨之而起 3.知識分子鼓吹追求統一 A.孟子-認為天下終將歸於一統,但只有 「不嗜殺人者能一之」 B.《呂氏春秋》-認為只有建立統一的國家 才能實現安定 (二) 秦的統一 1.奠定富強基礎:商鞅變法 A.改革官制,推行郡縣制度 B.厲行中央集權 2.積極東進:兼併鄰國土地-秦昭襄王 A.採范雎的「遠交近攻」-分化各國 B.名將白起大敗韓、魏聯軍 3.完成統一:秦始皇在位第26年(221B.C.E.) A.採李斯的「威脅利誘」-離間六國 B.建立中國第一個大一統帝國 秦帝國疆域圖 (三) 大一統帝國的興衰 1.秦迅速覆亡:嚴刑峻法,徭役繁興→人民 生活痛苦 2.楚漢相爭:楚敗漢勝→劉邦建立西漢 3.西漢中期後:外戚掌權→為王莽所篡 4.東漢 A.劉秀「光武中興」打敗王莽,建立東漢 B.中期後,朝政再為外戚與宦官爭相把持 →地方割據勢力興起→東漢走向衰亡 皇帝體制的確立 (一) 皇帝制度的建立 1.秦王政定尊號為「皇帝」-自認「德兼三 皇,功過五帝」 2.建立威信 A.建立宮室、輿服、宗廟、陵寢、禮儀… B.意義:顯示與維護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威 3.建立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 A.中央-三公九卿制:系統化、專業化 B.地方-郡縣制:首長皆由皇帝直接任命 秦漢時期政治制度示意圖 (二) 君權與相權 1.常有衝突-因丞相握有實權 2.削弱相權 A.始於:漢武帝-起用文學之士充當幕僚: 機要事務交由內廷尚書 處理,即所謂「內朝」 B.西漢末年:大司馬大將軍成為「內朝」 領袖 C.東漢光武帝時:尚書令成為實質掌政者 (三) 官員的選任 詔 舉 性質:皇帝不定期下詔求才的辦法 始自:漢文帝 方法:A.於詔書中明定科目與標準 B.由官吏舉荐,皇帝親加考試- 稱為「策試」 科目: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等 詔舉出身之名人:賈誼、董仲舒 荐 舉(歲舉) 性質:為州、郡定期向中央推荐人才 的辦法 始自:漢武帝時-董仲舒建議 方法:下令郡國每年荐舉孝子、廉吏 →成為定制 漢官吏出行圖 出自漢墓壁畫,官吏出行各地,顯示官吏在維持帝國統治的重大功用 政治權力與學術思想 (一)秦始皇的「焚書坑儒」 1.時代背景: A.政治局面-由多元紛爭走向大一統 B.學術思想-由百家爭鳴走向定於一尊 2.皇帝制度確立後:統治者的態度影響學 術思想的發展 3.「焚書坑儒」 A.焚書-始皇34年(213B.C.E.) B.坑儒-始皇35年(212B.C.E.) 焚 書 背景:討論封建或郡縣之利弊,引發大臣 們的爭辯 建議者:李斯以為天下已定,不容許學者 任意批判 焚書令:a.將民間所藏各國史書與詩、書、 百家語一律焚毀 b.討論詩、書者處死,以古非今者 滅其族 c.只許留下醫藥、卜筮、種樹等書籍 d.要學習法令:以吏為師 坑 儒 起因:方士毀謗始皇不德 坑儒:坑殺「文學方術士」 460餘人 目的:顯示皇帝的政治權威 凌駕一切 (二) 漢初的「黃老之學」 1.時間:漢高祖~景帝六十餘年間 2.時代背景:漢初,承秦末、楚漢相爭長 期戰亂之後,君民俱欲休息 3.崇尚:道家的無為而治 A.主張道家的清靜無為、慈惠愛民 B.講究法家控馭臣下的技術 C.雜揉陰陽家的五行論 4.最盛行:景帝時-竇太后大力提倡 (三) 漢武帝的「獨尊儒術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