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音乐的四副面孔-云南大学学报
美学
音乐的四副面孔
彭 锋
[北京大学,北京 100871]
关键词:音乐;表现;形式;认知;在场
摘 要:音乐究竟是什么?最朴素的答案是,音乐是情感的表现。但是,人类表现情感的形
式多种多样,并不是所有的表情都是音乐。有人认为音乐与情感无关,只是乐音的运动形式。
我们在聆听音乐时流露的情感只是音乐唤起的,不是音乐本身所具有的。音乐家在创作或演奏
一首快乐的曲子时,并不必然正在经历着快乐。我们通过音乐可以认识到快乐,并不必然经历
着快乐。音乐唤起情感一说也难以成立。只有少数专家才要求认识音乐的形式和情感的性质。
多数听众只是享受正在进行的音乐,既不用记住它的开头,也无需猜想它的结尾。音乐可能就
是正在鸣响着的声音。这就是迄今为止理论家所描绘的音乐的四副面孔,它们构成了20世纪艺
术哲学的华采乐章。
中图分类号:J6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11(2015)05-0098-13
音乐可以说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很
早就出现了关于音乐的理论反思。在轴心时代 一、表现说
的中国和古希腊等地,就有了比较系统的音乐
理论。曹魏时期的嵇康,在 《声无哀乐论》一 如果说对绘画最朴素的理解是象形,那么,
文中所表达的音乐思想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对音乐最朴素的理解就是表情了。在有关音乐
并且具有明显的现代性特征。不过,对于音乐 较早的理论认识中,音乐即情感表现几乎成了
的认识的最大推进,则来自于最近的半个世纪。 共识。《荀子 ·乐论》开篇就说:“夫乐者,乐
在当代美学和艺术理论领域,没有哪个艺术门 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音乐被直接等同于快
类的理论有音乐理论这么活跃。正如戴维斯 乐,被视为人的快乐情感表现的必然需要。人
(StephenDavies)所言:“如果要给最近三十年 不能没有快乐,而快乐不能没有表现,音乐就
的美学发展颁奖,音乐哲学一定会获得金 是人的快乐情感的象征或者外化,正因为如此,
[1](P489)
牌。” 然而,鉴于音乐具有明显的抽象特 《乐论》将音乐与快乐等同起来,明确用快乐
征,对音乐的认识似乎尤其困难,甚至会沾染 来定义音乐。当然,人的情感不限于快乐。喜、
神秘的气息。音乐究竟是什么?人类为什么需 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都可以外化成
要音乐?我们在音乐中究竟感受到什么?诸如 为音乐。《礼记 ·乐记》中就记载说:“乐者,
此类的问题,让音乐哲学家们争论不休。争论 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
的结果不一定是共识,但一定会增进我们对音 其哀心感者,其声焦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
乐的理解。 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
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
收稿日期:2015-03-20
作者简介:彭锋,男,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
·98·
美学 音乐的四副面孔
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 是好的音乐。比如,如果用浪漫主义音乐美学
①
物而后动。” 刘勰在 《文心雕龙》中有一个很 的标准来衡量,它们就有可能是好的音乐。从
好的总结:“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 齐王和魏文侯的记载来看,它们让是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