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课堂历史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直播课堂历史课件

十一作业讲评 济钢高中 于蔚天 选择题 审题干 看选项 时间、空间 设问(限定词、问法:据此可知、反映了,说明了) 对不对? 有没有? 全不全? 选质不选表 该选项符不符合逻辑 是否答非所问(结果、原因、影响) 最佳是关键 确定正确选项时,需要对整个材料情境进行通盘考虑,淡化辅助性内容和枝节信息,在程度、范围、质与量上做出甄别,最后确定那个最深刻、最贴切的选项。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要通过唯物史观对所认识的史事全面客观进行考察 时空观念:要将所认识的事件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史料实证:要依据可靠的史料作为证据对史事进行推理和论证 历史解释: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对过去事件的解释 家国情怀:任何历史阐释都蕴含着一定的价值判断和人文情怀 1.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西至渭河上游、东至渤海湾的不同国族的贵族墓葬中的青铜礼器,都具有相似的器物组合、造型样式和纹饰种类。据此可知 A.各地生产力水平趋向于平衡 B.青铜礼器被赋予了宗教色彩 C.分封制扩大了周朝统治疆域 D.不同地区的文化进一步融合 3.武王伐纣后,曾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殷,并封霍叔、管叔、蔡叔(均为武王之弟)于其地附近以为监视,是为西周第一次分封;周公平定三监之乱(三监与武庚联合叛乱)后实行第二次分封,如封武王之弟康叔于于卫,封王室贵族召公于燕,封功臣姜尚于齐。西周的两次分封均 A.加速了民族交融和华夏族形成 B.确保了贵族权力的有效承袭 C.促进了边远地区的开发与建设 D.有效防止了殷商旧族的叛乱 对一个问题阶段性区间的考察 1、分封制 2、九品中正制 3、科举制 4、藩镇割据 5.西汉王朝建立不久,朝廷将田赋从秦时“太半之赋”减至十五税一,之后又减至三十税一,甚至一度“除田之租税”。汉初实行轻徭薄赋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生活极贫困 B.汉初财政较宽裕 C.统治者开明政策 D.鉴于秦灭亡教训 汉朝阶段特征 11.战国时期,除儒、墨显学之外,还有道、法、阴阳等家,甚至一家之内也不断地再分化为小的宗派,如“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各家都抱着“以其学易天下”为宗旨,各国君主对各家也是“兼而礼之”。上述现象反映的是 A.学术气氛空前浓厚 B.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C.养士之风极为盛行 D.学术适应政治需要 15.汉武帝元朔五年创建太学。太学建立博士弟子制度,博士弟子的选送,一是由太常直接选补,二是由地方官选补。由此可见当时 A.太学生经考试合格才可到政府任官 B.选拔太学生的权力由官方掌握 C.太学生的教育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 D.太学生拥有一定政治经济特权 18.西汉桓宽《盐铁论》记载:“吴王专山泽之饶,海赋其民,赈赡穷乏,以成私威。私威积而逆节之心作。”这说明了当时 A.亟须遏制地方腐败势力的膨胀 B.专营专卖政策产生负面影响 C.盐铁专卖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D.推行集权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21.隋朝初年,按照“存要去闲,并小为大”的原则,把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后又改为郡、县两级制。上述改革 A.导致封建国家财政开支增大 B.增强地方行政机构的职能 C.削弱世家大族对地方的控制 D.有利于维护大一统的局面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再认识:有效的中央集权不在于几级制,而是在于对地方的有效管理和控制上。地方行政制度基本是二级到三级的发展。但是不管是二升三,还是三降回二,中央都是为了方便管理有效控制地方的。 29.雍正年间制定了“冲繁疲难”制度,根据各州县所处地理位置的冲或僻、政务的繁或简、赋税的完或欠、命盗案件的多或寡等四方面情况,分定全国州县为冲、繁、疲、难四类来选用官吏。四要素俱全,或一项突出者,由该省督抚于属员中拣选补授。而四项俱无者,官员由吏部补授。此制度 A.促进各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B.将地方行政机构划分为四个等级 C.不利于德才兼备人才的选拔 D.打破州县官吏都由吏部选用格局 30.下表是关于印刷术的相关记载。由此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 沈括《梦溪笔谈》 雕版印书,“所费其多,至有一书字板,功力不及,数载难成,”近世(本朝之前)又铸锡作字,以铁条贯之,作行,嵌于盔内,界行印书。 元朝王祯《造活字印书法》 千佛铜牌,多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