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墩施工方案——初稿.docx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蒙文砚高速公路试验段建设项目 圆柱墩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PAGE \* MERGEFORMAT19 第一章 编制原则及依据 1.1 编制原则 1、严格遵循招标、投标文件的内容及设计文件要求,确定本工程的创优规划,并据此来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2、仔细考察工程实地,认真研究招标、投标文件、设计图纸和有关规定,充分考虑本桥的特点、场地、交通、水文、运输、料源、民情、水电供应、气候等实际情况。 1.2 编制依据 (1)设计图纸及说明。 (2)承包合同、招投标文件。 (3)执行国家规程、规范及技术标准: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公路施工手册-桥涵》(上册);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T80/1-2004);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12);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90-2015);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4)现场实际情况和通过调查所掌握的有关资料信息。 (5)我合同段的总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第二章 工程概况 2.1 项目概况 本合同段为中交集团云南红粘土路用性能及综合利用技术研究项目中一部分,由中交云南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又称蒙文砚高速公路试验段。项目起止年限为2015年6月1日~2017年5月30日。本项目依托云南地区三条在建高速公路,研究如何利用当地符合一定条件的红粘土弃方作为路基填料,从技术、经济和环保的角度出发,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减少其他填料用量,将红粘土资源化。以达到充分利用资源、安全经济高效施工的目的,实现红粘土利用、弃土、取土、工程经济多元平衡效益的综合目标。 蒙文砚高速公路第4合同段起止桩号K32+400~K46+000,主线全长13.6km。位于第四设计合同段内,由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设计,沿线途经鸣鹫镇,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标准,设计时速80km/h,路基宽度24.5米。中交二航局承建K32+400~K40+550段,主线长8.15km。我公司施工范围包括9座T梁桥(5553.36m单幅计)、2座隧道(3983m单洞计)及路基路面工程。 本项目特点是桥隧比大,各种场地布置困难。主线全长8.15公里,其中桥梁长2.96km(双幅计)/9座、隧道长2.02km(双幅计)/2座,桥隧长占总长的61%。主要控制性工程为杨柳隧道(左线1450m、右线1470m)、周家寨大桥(左线13×40m、右线15×40m,最高墩柱为空心薄壁墩,高度为69.57m)。 2.2 桥梁概况 主线内桥梁共11座,其中主线桥梁5553.36米/9座(长度按单幅计),跨线人行天桥2座;主线桥均为T型梁桥。除周家寨大桥既有圆柱墩和空心薄壁墩之外,其余9座主线桥均采用圆柱墩。 本项目所有桥梁情况如下表所示: 2.3 自然条件 2.3.1 地形地貌 路线区位于云南高原东南缘,呈显中等~浅切割中山山地高原地貌,总体地势南高北低,根据形态可划分为构造溶蚀侵蚀低中山地貌区、溶丘洼地地貌区及峰丛洼地地貌区等三种地貌单元。 K33+500~K43+300 段属构造溶蚀侵蚀低中山地貌区。海拔介于 1381.00~2291.00m,切割深度一般小于 200m。山脊较宽阔,沟谷多呈 “U”型。在碳酸盐岩层中,发育有少量落水洞、漏斗和洼地等地表岩溶形态。 2.3.2 地质构造 路线通过区域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第四系(Q)、寒武系( HYPERLINK /view/53231.htm?fr=aladdin ∈)。区域内与路线关系密切的旋扭构造体系主要体现为鸣鹫“S型”构造,据背向斜和断裂的展布方向、排列方式,该褶皱带在鸣鹫西南呈东西或近东西向,在鸣鹫以东则呈北东东向到北东向,越向北延伸则有向东偏转的趋势。 2.3.3 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条件 合同段内区域地质资料及地质调查,并结合钻探揭露结果表明:拟建路线通过区域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第四系(Q)、上第三系(N)、下第三系(E)、三迭系(T)、石炭系(C)、泥盆系上统(D)及寒武系(∈)地层,主要以旋扭构造体系为主,在各类构造体系之间,形成了复杂的复合与联合关系。这些构造不同程度的控制了区内地层、地形地貌、山势及水系的展布与地下水运动的规律。 主线通过段区域水系属盘龙江水系与元江(红河)水系分水岭地段,沿线分布河流主要有南溪河、杨柳河,均属于小河流,其支流呈枝状展布。地表水系发育,地下水埋藏深度、地下水径流强度、岩溶水等明显地随地形变化而产生规律性的演变。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理性

文档评论(0)

李教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从业20余年,对工程行业精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