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化学》合成抗菌药.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篇 化学治疗药物 第二章 合成抗菌药 * 合成抗菌药分类 喹诺酮类抗菌药: 萘啶羧酸类: 吡啶并嘧啶羧酸类: 喹啉羧酸类:诺氟沙星、盐酸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加替沙星。 磺胺类抗菌药:磺胺甲噁唑、磺胺嘧啶 抗菌增效剂:甲氧苄啶 药物化学02 * 第一节 喹诺酮类抗菌药 一、喹诺酮类抗菌药的结构特点 喹诺酮类抗菌药以原核生物DNA回旋酶为作用靶点。目前为仅次于β-内酰胺抗生素的抗菌药物。 1、萘啶羧酸类: 2、吡啶并嘧啶羧酸类: 3、喹啉羧酸类:诺氟沙星、盐酸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加替沙星。 药物化学02 * 第一节 喹诺酮类抗菌药 二、喹诺酮类抗菌药的构效关系、理化性质和代谢特点 1、喹诺酮类抗菌药的构效关系 (1)吡啶酮酸的A环是抗菌作用必需的基本药效基团,3位COOH和4位C=O为不可缺少的部分。 (2)B环可以是苯环、吡啶环、嘧啶环等。 (3)1位N上以乙基或环丙基取代为好,环丙基 取代抗菌活性大于乙基取代;1位与8位成环 产生光学异构时,以S异构体活性为佳。 (4)2位引入取代基,活性减弱或消失。 (5) 5位氨基取代时活性最强,其他取代则活性减弱。 (6) 6位氟原子取代可使抗菌活性增大约30倍。 (7) 7位引入含氮五元、六元杂环抗菌活性增加,哌嗪基的4位甲基取代可提高抗革兰阳性菌的活性。 (8) 8位氟代可使活性增强,但产生光毒性;8位甲基、甲氧基和乙基取代时,光毒性减少。 药物化学02 * 第一节 喹诺酮类抗菌药 二、喹诺酮类抗菌药的构效关系、理化性质和代谢特点 2、喹诺酮类抗菌药的理化性质 (1)3,4位的羧基和酮羰基,易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 (2)光照可分解并产生毒性。酸性加热可脱羧,活性消失。 (3)7位含氮杂环在酸性水溶液中,光照可分解。 3、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代谢特点 多数代谢物为3位羧基与葡萄糖醛酸的结合物。少数为哌嗪3’位上羟基化,再进一步氧化成酮。 7位取代基体积增大,可使其半衰期增加;8位氮取代,可提高生物利用度;1位大基团取代可使分布体积增加。喹诺酮类药物为酸碱两性化合物,其pKa在6~8之间,可确保其具有足够的脂溶性以穿过各种组织。 药物化学02 * 第一节 喹诺酮类抗菌药 二、喹诺酮类抗菌药的构效关系、理化性质和代谢特点 4、喹诺酮类药物的毒性 3,4位的羧基和酮羰基易与金属离子螯合,抗菌活性降低,并使体内金属离子流失,尤其对妇女、老人和儿童可引起缺钙、缺铁性贫血、缺锌等副作用。 8位氟原子存在,则有光毒性。 可抑制细胞色素P450酶,因而可与某些药物发生相互反应。 少数还有中枢毒性、胃肠道反应和心脏毒性。 药物化学02 * 第一节 喹诺酮类抗菌药 三、喹诺酮类代表药物 盐酸诺氟沙星 又名氟哌酸。室温下稳定,光照可分解,得到两种7-哌嗪环开环产物,产生光毒性。酸性回流,可3位脱羧,失去抗菌活性。 具有良好的组织渗透性,抗菌谱广,特别是对酮绿假单胞菌的作用大于庆大霉素。不易产生耐药性,使用较安全。 药物化学02 * 第一节 喹诺酮类抗菌药 三、喹诺酮类代表药物 盐酸环丙沙星 稳定性好,室温保存5年未见异常。抗菌谱广。 口服血药浓度较低,静脉滴注可弥补。 盐酸左氧氟沙星 左旋体抗菌作用为右旋体的8~128倍。与氧氟沙星比较,活性强,水溶性好,毒副作用在喹诺酮类中最小。 药物化学02 * 第一节 喹诺酮类抗菌药 三、喹诺酮类代表药物 司帕沙星 5位氨基取代,抗菌活性强,对革兰阳性菌,特别是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作用,比现有喹诺酮类药物都强。 口服吸收好,半衰期长达18h;在体液和组织中分布较广,特别适用于皮肤和软组织感染、下呼吸道感染。 8位氟代,具有较强的光毒性,用药后应避免日晒。此外,可能引起Q-T间期延长,致心律失常。 药物化学02 * 第一节 喹诺酮类抗菌药 三、喹诺酮类代表药物 加替沙星 8-甲氧基取代,广谱,其R异构体和S异构体活性相同。口服吸收良好,且不受饮食因素影响,生物利用度高。 为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及尿路感染的首选药物之一。也会引起Q-T间期延长,应避免与Ⅰa类(奎尼丁、普鲁卡因胺)及Ⅲ类(胺碘酮、多非利特)抗心律失常药物合用。 药物化学02 * 第二节 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 一、磺胺类药物 1、磺胺类药物的构效关系 (1)对氨基苯磺酰胺为必需结构。 (2)芳氨基上多数无取代,若有取代基,则必须体内易分解或还原为游离氨基才有效。 (3)磺酰胺基上N-单杂环取代抑菌作用增强,N,N-双取代一般失去活性。 (4)苯环改成其他芳环或在苯环上引入其他基团,抑菌活性降低或丧失。 磺胺类药物的pKa值在6.5~7.0时,抑菌作用最强。 药物化学02 * 第二节 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 一、磺胺类药物 2、磺胺类代表

文档评论(0)

锦绣中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