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理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培养科学的学科思维-上海物理教育网
PAGE
PAGE 6
地理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培养科学的学科思维
摘 要: 地理思维是地理素质的本质,也是地理高考的要求。地理思维除了具有间接性、概括性等基本特征外,还有鲜明的地理特性。具备了良好的地理思维习惯,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 键 词:教学的核心、地理思维
地理思维是指人脑对地理事物和现象所进行的由表及里的本质属性的概括。在地理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是教师在课堂上需要传授的地理双基内容;“过程与方法”是教师采用科学的方法和适宜的手段,学生通过适当的学习途径,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通过老师的传授、学生自己的参与探究而形成的地理思维与智慧。因此,地理课堂教学绝不只是传授地理双基,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地理思维和地理智慧,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地理思维是地理素质的本质,也是地理高考的要求。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我们要科学地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在高三的地理复习教学中,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要把它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
一、地理思维的主要特性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的联系①。地理思维则是人们对各种地理事象进行感知、回忆和组合,并最终概括出地理事象之间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复杂过程。地理思维除了具有间接性、概括性等基本特征外,还有鲜明的地理特性。
1.区域性:任何地理事物都存在于一个特定的区域,地理事物的名称、数据、分布,都具有区域性特点。区域性思维主要是用于分析不同区域的地理要素组成、揭示不同区域特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之间发展变化的制约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区域定位是解决地理问题的基础。一般的区域定位方法有绝对定位法和相对定位法,绝对定位就是记住一些特别地点的经度纬度位置,并通过它进行有效定位,如长沙市位于(28oN,113oE);相对定位是通过相关地理事物的点、线、面进行定位,如湖南的河流、湖泊和轮廓形状。在区域地理的的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理解:(1)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有的界线是明确的,有的界线是模糊的;(2)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②;(5)区域的地形、气候、河流、区位以及区域的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是学习一个区域的重点。
2.综合性: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决定了地理思维的综合性特点。一个区域的自然地理要综合其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要素之间的联系,一个区域的人文地理要综合其人口、民族、政区、经济、交通、聚落等要素之间的联系,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也要综合其间联系。此外,地理学科是一门边缘科学,和其他学科之间也有密切联系,要解决某些地理问题,还要用到这些学科的知识,尤其是在自然地理方面。比如在《地理必修1》中《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一章,“大气运动”“水运动”“地貌的形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等内容,需要学生用物理知识去分析“大气为什么会运动?怎么运动?”“水为什么会运动?”用化学知识去分析喀斯特地貌的成因,用生物知识去理解“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主导作用”等等。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地理时具备综合性地理思维。
3.空间性:空间性是地理学的根本特性。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定位、空间结构,以及地理事象之间的空间对比、空间综合、空间相互作用等,都说明地理思维具有鲜明的空间属性。在学习地理时,一定要把地理事物落实到具体的空间,用数理位置(如经纬网坐标)和相关位置(自然地理位置和人文地理位置)来表述。比如,在高三阶段要求学生必须记住的空间定位点有:中国大陆中心兰州(36oN,104oE)、亚洲大陆中心乌鲁木齐(44oN,88oE)、非洲的开罗(30oN,30oE)、欧洲的伦敦(52oN,0o)、澳大利亚的悉尼(34oS,152oE)、南美洲的圣地亚哥(34oS,70oW)等等。又如,日照图中的空间想像,天气系统中的冷锋与暖锋、气旋与反气旋的空间对比,大气保温作用在空间的三个过程——“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返大地”等等,都需要良好的空间思维。
4.实践性:地理学科是最富于实践性的科学。学习地理知识和技能不仅关系到人们平时的衣食住行和娱乐休闲,而且关系到他们日后从事社会活动的能力和效率。“学好地理,终身受益”。小到旅游出行,大到购房置地,无一不用到地理知识。特别是在土地利用规划、旅游规划、新农村建设和区域国土整治等领域,最好地表明了地理实践思维对国家建设和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例如,我们要买一套房子,就要用到地理知识去考虑环境、采光、通风、交通、地价等因素。
二、地理教学着力培养的学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