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中正大学.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演讲-中正大学

燃燒的研究 1772 /watch?v=6Fv69ildQlc 磷的燃燒 硫的燃燒 /watch?v=m4_twEXWjgg 重量增加 有水時產生酸 觸發「礦渣」的研究 普力斯利是教士,最重要的工作是1774年製備了氧氣,稱為「去燃素空氣」。曾因宗教與政治立場引起暴亂,最後遷徙於美國 C. W. Scheele (1742-1786) 舍勒是藥房的學徒,而且終身職藥師的工作,他是個偉大的實驗家,比普力斯利更早從空氣中分離出氧,他還發現了氯,不過他以為是化合物。 J. Priesley (1733-1804) 拉瓦節的燃燒實驗十分有名,他有世界一流的實驗室及設備,他以精密的實驗提出了化學反應質量守恆定律,當他聽到普力斯利的演講,立刻就知道普力斯利發現的氣體就是他認為造成燃燒的物質,他對燃燒反應就是物質與氧反應的解釋不僅推翻了延續百年的燃素說,釐清了元素與化合物的概念,更確立了近代化學的基礎。 真正的燃燒伴隨著火焰和光,必須在氧氣的環境下才能發生。若在其他的氣體或真空時,燃燒的物體就會像被水浸透般的熄滅。 任何物體的燃燒,都會吸收空氣,若是純氧,就完全吸收。 物體燃燒時重量增加,增加的重量正試所吸收空氣的重! 物體燃燒時放出光和熱。 1777 1794: 著名的法國化學家拉瓦錫喪命於法國大革命的斷頭台,得年51. 1766年,卡文迪西從金屬與酸的反應中發現了「可燃的空氣」。 卡文迪西和普利斯利都注意到「可燃的空氣」在「空氣」中會發生爆炸。 1781年卡文迪西已經知道「可燃的空氣」會耗掉1/5的空氣,並且在容器上出現「露珠」。 1783年卡文迪西的助理訪問巴黎,和拉瓦錫討論此實驗。拉瓦錫認為此實驗產生水而不是酸似乎難以置信。但是拉瓦錫隨即重複此實驗,六月就提出了「可燃的空氣」與氧反應產生純水的報告!同年11月國家研究院會議中,拉瓦錫就正式推翻了逾2000年認為水是元素的概念,宣布水是氫和氧形成的化合物! 關於水的實驗 關於有機物的實驗 「我分析了糖之後發現,糖跟其他相似物質一樣,都只是由水和碳構成的。就糖而言,其他少量要素(「比方說泥土」)是其次的,不是必要成分。糖不過就是水和碳結合後形成的固體??植物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把碳跟水結合起來,我們應該把植物組織看做氫、氧和碳的結合,這種結合不是很穩定,稍微加熱就遭破壞。??我們應該了解,要是沒有水,沒有固定空氣(也就是二氧化碳),就沒有植物。這兩種物質在植物的作用下互相分解??其中不可燃的部分與氧氣分離,和碳結合以生成油脂和樹脂,以及建構植物體本身。此時釋放出的氧氣就和陽光結合,形成維持生命的空氣??」這真是具有無比洞見的論述。 拉瓦節偉大的成就,主要不是在於他所做的實驗,雖然他想偷走卜利士力和謝勒(Carl Wilhelm Scheele)發現氧氣的功勞,他的成就是廢除燃素理論,並且建立了現代化學的觀念架構。他首先研究出古代四元素中的第一種元素,也就是空氣的性質。他一連好幾天用大火加熱蒸餾瓶中的水銀,直到瓶中布滿了紅色塊狀的「水銀灰」(水銀的氧化物)。他的蒸餾瓶連接到另一個空氣槽,所以可以測量出用掉的空氣量。他發現不管最後剩下多少水銀,空氣總是恰好用掉五分之一,不會超過。剩下的空氣則可以讓蠟燭熄滅,使老鼠窒息。 由此可見,空氣是兩種成分組成的混合物,其中一種是會讓人遲鈍的氣體,他稱做azote,就是今天所稱的氮氣,目前法文仍然用azote 來稱呼氮氣。他蒐集水銀灰,再強力加熱,得到了另一種氣體,他取名叫氧氣。拉瓦節假設氧氣、氮氣和水銀都是元素,而水銀灰就是水銀的氧化物。拉瓦節揚棄了燃素的說法,他說沒有什麼比「空無一物」還要輕的東西,燃素被判出局。 經典著作 化學基本原理 元素及化合物命名 拉瓦節雖非第一個發現氧氣,卻是第一個暸解其重要性的人 拉瓦節是將氧氣、燃燒、化學反應、元素、化合物、混合物、化學反應質量守恆…具體設計實驗證明,並且整理在一個正確理論系統下的第一人 拉瓦節的科學貢獻 1798,普羅斯特發現不同產地的氧化錫、硫化鐵、和碳酸銅,分析其各種元素的重量,都有固定的比例,他稱其為定比定律,也就是普羅斯特定律。 Joseph Louis Proust (1754-1826) Berzelius (1779-1848 ) Dalton (1766-1844) 道耳頓的職業是貴格會學校的科學教師,謙虛低調,終身對氣象的調查執著專注,但興趣廣泛,對理解事物的意願一旦激發,就十分狂熱,他被拉瓦節及普魯斯特的研究啟發,提出倍比定律和原子說,但是對原子性質的探討,集中在質量上,但是他卻不知道自然界的許多氣體都是兩個原子的單位。 原子之父 約翰 道耳頓 為什麼拉瓦節被譽為現代化學之父? 為什麼道耳吞提供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