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消走泄”法在湿热病治疗中的应用附录祛湿法的组方遣药规律.ppt

“分消走泄”法在湿热病治疗中的应用附录祛湿法的组方遣药规律.ppt

  1. 1、本文档共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湿热传入中焦,往往湿渐化热而呈湿热并重之象,仍须采用分消走泄法,使三焦湿热分道而消。其证候类型又有湿热弥漫与湿热胶着的区别,所以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焦篇》制杏仁滑石汤与黄芩滑石汤二方。《温病条辨·中焦篇》第42条说:“暑温、伏暑,三焦均受,舌灰白,胸痞闷,潮热,呕恶,烦渴,自利,汗出, 溺短者,杏仁滑石汤主之。”杏仁滑石汤的方剂组成是: 杏仁三钱 滑石三钱 黄芩二钱 橘红一钱五分 黄连一钱 郁金二钱 通草一钱 厚朴二钱 半夏三钱 “暑温、伏暑”属湿热为患,由文中“三焦均受”可以看出,本条是讲湿热邪气以中焦为中心而弥漫三焦的证候。吴氏对这条所述证候及所用方剂 在条下的“分注”中分析说:“舌白,胸痞,自利,呕恶,湿为之也。潮热,烦渴,汗出,溺短,热为之也。热处湿中,湿蕴生热,湿热交混,非偏寒偏热可治,故以杏仁、滑石、通草先宣肺气,由肺达膀胱以利湿。厚朴苦温而泄湿满。芩、连清里而止湿热之利。郁金芳香走窍而开闭结。橘、半强胃而宣湿化痰,以止呕恶。 俾三焦混处之邪,各得分解矣。”由吴氏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个方剂的作用,也是以开上、畅中、渗下的药物而达到分消走泄的目的,其与三仁汤的不同,在于三仁汤以祛湿为主而其剂偏温;本方祛湿与泄热并重,所以用寒凉的黄芩、黄连、郁金。 中焦湿热胶着的证候,是湿热交混而成胶结难解之势。吴鞠通在《温病 条辨·中焦篇》第63条说:“脉缓,身痛,舌淡黄而滑,渴不多饮,或竟不渴,汗出热解,继而复热,内不能运水谷之湿,外复感时令之湿,发表、攻里,两不可施,误认伤寒,必转坏证,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黄芩滑石汤主之。”黄芩滑石汤的方剂组成是: 黄芩三钱 滑石三钱 茯苓皮三钱 大腹皮二钱 白蔻仁一钱 通草一钱 猪苓三钱 这个证候诊为湿热胶着的主要依据是“汗出热解,继而复热” 。吴氏在本条“分注”中分析其机理说:“若系中风,汗出则身痛解而热不作矣。今继而复热者,乃湿热相争之汗,湿属阴邪,其气留连,不能因汗而退,故继而复热。”从临床实践来看,笔者认为,吴氏所说的“汗出热解”,应当是汗出热减。也就是说,湿热蕴蒸,热蒸湿动,则湿邪出表而为汗。因其汗是湿邪 所化,所以量少而粘。因为有汗出,其热势可稍减,但并不能尽解,内蕴的湿热仍然胶着而不为汗衰,所以继而复热。因为湿热胶着不是单纯祛湿或清热所能治,所以用分消走泄法,从湿中泄热,正如吴氏在本条“分注”中所说:“湿热两伤,不可偏治,故以黄芩、滑石、茯苓皮清湿中之热。蔻仁、猪苓宣湿邪之正。再加腹皮、 通草,共成宣气利小便之功,气化则湿化,小便利则火腑通而热自清矣。” 黄芩滑石汤与杏仁滑石汤中都有黄芩、滑石、通草,但杏仁滑石汤又用杏仁与大队辛开苦降之品,开上、畅中、渗下并重,以分消三焦弥漫之湿热;而黄芩滑石汤中则多用利湿行气之品,“共成宣气利小便之功”,使湿热从小便而驱,以解中焦胶结之邪。 由吴氏组方用药的特点来看,他治三焦湿热证,常把杏仁、滑石、通草共用,以杏仁开上焦,滑石利下窍,通草通利三焦水道。可以说,这种配伍方法,也是分消走泄法在用药上的又一体现。 除三仁汤、杏仁滑石汤、黄芩滑石汤外,在《温病条辨》中还有诸多方剂,如茯苓皮汤,一、二、三加减 正气散,薏苡竹叶散等,都是分消走泄法在湿热病治疗中的具体运用。 综上所述,在张仲景《伤寒论》创立小柴胡汤作为和解少阳法代表方剂的基础上,叶天士又提出“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的学术思想,开创了用分消走泄法治疗三焦湿热病证的风气之先,俞根初、吴鞠通等诸家继其后又在临床治疗方药上 颇多发挥。应当说,这些前辈学者都是在熟读经典的基础上又有所发扬,他们的继承创新精神给我们树立了良好的典范。究其实,在临床实践中,分消走泄法不仅适用于外感湿热病的治疗,举凡内伤杂病中的痰饮水湿类疾患都可以宗其法而变通应用。因此,如何“随证变法”以提高临床疗效,是我们今后应当努力研究的课题之一。 附:祛湿法的组方遣药规律 在湿热病的发展过程中,因为湿热邪气所在的中心部位不同,所以分为上焦湿热证、中焦湿热证、下焦湿热证三个阶段,其治疗也必须针对不同部位而组方遣药。湿热病的中心部位虽然有上、中、下三焦之分,但因热蒸湿动,往往又容易呈弥漫三焦之势,所以治疗又须兼顾三焦。湿热病是由湿与热两种邪气致病,因其湿与热的比重不同,所以湿热病有湿重于 热、湿热并重、热重于湿三种证候类型,其治疗,也有偏重于祛湿与偏重于清热的差别。湿邪易困阻脾胃,因而治疗中健脾醒胃的药物也

文档评论(0)

huaz157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