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文地质亩学第一章
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它是研究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 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第一章 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文循环 地质循环 与水文循环有关的气象、水文因素 气象因素 径流 我国水文循环概况 第一节 地球上的水 地球是一个富水的行星,地球上的水不仅存在于大气圈、地球表面、岩石圈和生物圈中,也存在于地球深部的地幔乃至地核中 地球上水的起源,目前普遍的看法是:组成地球水圈的水(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是在原始地壳形成以后,在各个地质时期内从地球内部不断逸出而起源的 地球水圈是怎样形成的? 地球各个层圈水的分布状况及其存在状态都有很大的差别,可以区分为浅部层圈水和深部层圈水两大部分 从大气圈到地壳上半部属浅部层圈水。其中分布有: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以及生物体中的水,这些水均以自由态水分子存在,以液态为主,也呈气态与固态存在 这些水分布在什么地方? 生物圈的水及矿物结合水 人体构成中水平均占70%。 植物体的水分含量可高达90%以上。 水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构成中水占65~70%,植物体的水分含量达90%。 正常情况下,一个人一天需要2~3千克水。当人体缺水1%-2%,感到渴;缺水5%,口干舌燥,皮肤起皱,意识不清,甚至幻视;当人体失水10%~20%时,就会出现幻觉,甚至死亡。没有食物,人可以活较长时间(有人估计为两个月),如果连水也没有,顶多能活一周左右。一个人在饥饿时,可以损失40%的体重而不致毙命,但是如果损失了20%的水分,就很有可能死亡。 矿物结合水是指矿物结晶内部及其间的水。如:沸石水、结晶水、结构水等 矿物结合水在一定温度下从矿物中释出成为自由态的水,与其他水体相互转换。 地球深层圈水分布于地壳下部直到下地幔这一范围内,在地壳下部深约15——35千米处,地温达400摄氏度以上,压力也很大,这里的水不可能以普通液态水或气态水存在,而成为被压密的汽水溶液 地幔的含水量:未经去气作用的地幔物质约含5——7%的水 地幔软流层中所含水分总量约相当于现代海洋水总量的35——50倍 据推测,在极高的温压下,这里的水电离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甚至进一步电离为氢离子和氧离子。当软流层的岩浆沿通道上升,温压降低时,氢氧离子将结合为自由态的水析出 地球深层圈中特殊高温高压下的离解状态的水,以及地壳矿物内部的结合水,均是以非自由态存在的水。传统观点未将其纳入地球水圈之中,这是值得商榷的 首先,存在于地球各层圈的水具有共同的来源。其次,目前有许多证据说明,地球深层的水及地壳矿物结合水均与地球浅层圈中自由态的水相互转化,地球各层圈中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水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整体。而且,在成岩、成矿、岩浆、变质等过程乃至地球形变过程中,深层圈的水及矿物结合水都发挥着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教材认为:广义的水圈应当包括地球各圈层中以不同状态存在且相互转化的所有的水 第二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构成一个系统,这一系统内的水相互联系、互相转化的过程即是自然界的水循环 自然界的水循环按其循环途径长短、循环速度的快慢以及涉及层圈的范围,可分为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两类 一、水文循环 水文循环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水文循环的特点:循环速度较快、途径较短,转换交替比较迅速 水文循环的能动力及循环方式:水文循环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水文循环的过程 地表水、包气带水及饱水带中浅层水通过蒸发和植物蒸腾而变为水蒸气进入大气圈 水汽随风飘移,在适宜条件下形成降水 落到陆地上的大气降水,部分汇集于江河湖沼形成地表水,部分渗入地下 渗入地下的水,部分滞留于包气带中(其中的土壤水为植物提供了生长所需的水分),其余部分渗入饱水带岩石空隙之中,成为地下水。 地表水和地下水有的重新蒸发返回大气圈,有的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返回海洋 水文循环分为小循环和大循环 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通过调节小循环的条件,加强小循环的频率和强度,可以改善局部性的干旱气候 目前人力仍无法改变大循环条件 地壳浅表部水分如此往复不已的循环转化,是维持生命繁衍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 地壳浅部的水循环意义(作用): 一方面,水通过不断转化而水质得以净化 另一方面,水通过不断循环水量得以更新再生。 水作为资源可以不断的更新再生,可以保证在其再生速度水平上的永续利用 二、地质循环 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称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年一级造价师-土建案例-陈江潮精讲班完整讲义.pdf
- 第一册: 标准设计与典型造价 V3.0版 智能配电站.pdf
- 第二课性骚扰的危害 课件 2024—2025学年华东师大版(2024))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pptx VIP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计价格【2002】10号.doc
- 【国家标准】GB14759-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牛磺酸.pdf
- 2020年广西防城港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doc VIP
- 前列腺癌的基础知识.pptx
- 食品安全管理员考试试题及答案(2025版).docx VIP
- 2025年中国空调离合器皮带轮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docx
- (2)IT运维管理:ITIL先锋论坛—DevOps来了运维如何改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