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中皇后身份武则天的头冠.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影视剧中皇后身份武则天的头冠 摘 要:《武德令》和《开元礼》中规定,皇后的礼服共有三类,分别为、鞠衣和钿钗礼衣。其中是唐代皇后最隆重的礼服,主要服用在受册、祭祀等重要场合,冠是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成分,唐代皇后上的冠由花树、钿和博鬓等组合构成。本文结合扬州出土的隋炀帝萧后冠,以此分析唐代皇后的冠饰,并结合影视剧中的资料,分析皇后身份武则天的头冠。 关键词:影视剧;皇后;头冠;武则天 《开元礼》中规定:“皇后服首饰花十二树,小花如大花之数,并两博鬓。”所谓花,其实指的便是“花树冠”。可能提及冠,想到的便是后世的“凤冠”。其实不然,在唐以前,凤并未完全成为高贵女性的身份象征,而对自然环境的直接模拟,才是礼服冠的最主要构成手法,加之采用的是历朝的深衣制,冠亦然。所以头上应是一派花鸟走兽、草木花树的场景,构成其最主要的部件就是由步摇发展而来的,谓之“花树”。在花树的基础上添加了历代的主要元素,便发展成了各朝代最为隆重的礼服冠。汉代采用假髻、步摇、簪珥的模式;魏晋南北朝增添了钿、博鬓,并将步摇改称花树;到了隋唐,在前朝的基础上,确立了花树、钿、钗、博鬓的组合模式,以花树和钿的数目来区分后妃命妇的等级,更加规范了形制。关于“花树冠”的具体形态可从陕西文物保护研究院复原的隋炀帝萧后冠上窥知一二。 一、隋炀帝萧后冠 ①花树:花树在长期以来的首饰史研究中,因缺乏具体的形象,各学者一直认为是晚唐五代敦煌壁画供养人头上常见的并且大量出土的一种花钗。但其形态均为金属片状,并不似“树”,且与文献中“琉璃饰”不符。最重要的一点,壁画上出现的场合均是较为随意,并不是册封、祭祀等重大场合,并非着礼服的形象,普遍随意插戴。直到扬州隋炀帝萧后冠的出土,才对“花树”整体形象有了一个较为清楚的认知。从萧后冠的部分细节可以看出,花饰的基座是一个直径3厘米的木质短柱,中有一根铜管为柄,其上伸出12根弹簧状的螺旋花柄。花柄首端为鎏金铜箔片制成的花朵,其中有玻璃花蕊、小石人、细叶等装饰,中央还有一朵宝花,花柄穿过木座的钗脚可插于框架固定。 ②钿:萧后冠上还发现了12枚“水滴形饰件”,用琉璃或玉石贝壳镶嵌出花型,四周镶珍珠,背面中央焊接插孔,被分为三排安装在框架上,此种饰件应是文献中所指“钿”。综合文献及若干出土的实例可以得知,钿的形态以尖头朝上的水滴形为多,也有圆形、心形等,可以各种珠宝琉璃或者翠羽进行装饰。 ③博鬓:博鬓即垂挂于头两侧的弧状饰件,隋唐通常呈长条S弧状,外端上尖内收,装饰的方法与宝钿类似,嵌有珠宝,上沿有时还装饰以小花朵数组。后世博鬓位置逐渐后移,靠近脑后,且数量增加为左右各三扇。 二、影视剧中皇后身份武则天的头冠 由上文可知,唐代着的皇后形象,必配戴由花树、宝钿、博鬓所构成的花树冠。但作者通过归纳总结,发现影视剧中武则天当皇后的形象,所配戴的花树冠形象并不多,仅为两例,且两例均有改动,并非全然唐代的花树冠形象,多数还是剧组自创的看起来气势恢宏的发型及头冠。 在1984版《武则天》和2004版《无字碑歌》中,皇后身份的武则天行册封礼时均配戴了大致为花树冠造型的头冠。前者无花树基座,是用金花钗插于冠上,冠沿周围嵌有宝钿,中间有12宝钿镶嵌而成的花朵造型,靠近脑后的位置有3扇博鬓,鬓底为黑色,鬓周嵌有珠宝;后者是一款黄金冠,冠基直接用黄金制成,上有凤鸟样造型,喙上衔有饰物,走起路来可摆动,无宝钿,靠近脑后的位置装有2扇博鬓。宋代的礼冠在隋唐的基础上添加了龙、凤的元素,宋《政和五礼新仪》便在唐礼令文皇后冠服“首饰花一十二株,小花如大花之数,并两博鬓”后。补充了一句“冠饰以九龙四凤”,由此,作者大胆推测,84版《武》和04版《无》两剧皇后身份的武则天所配戴的花树冠应是参考了宋明皇后的礼冠后制作而成的。 在1995版《武则天》中,皇后身份的武则天行册封礼时配戴了一款自创的头冠。冠的基座为黄金制成有珠宝镶嵌其中,冠顶类似孔雀状,有展开的9片羽毛,上嵌红宝石,冠沿中心有颗宝石垂坠至眉心,两侧的博鬓做成凤鸟状,喙上衔有饰物,作者推断此种造型应是参照了唐代纹样中的含绶鸟纹,无宝钿,冠两侧有黄色丝带,系于下颌部。在2007版《日月凌空》中,皇后身份的武则天在行册封礼和泰山祭祀的场景中,均配戴的是自创式头冠。前者冠体为弧形,上面嵌满了珠宝,并在两端垂坠流苏状的珠宝,冠身造型为凤鸟状,冠的下部为水滴状,冠顶两侧依然是含绶鸟样,冠后将头发编织成一字状;后者脑前为银质圆环内嵌金质圆盘状的圆形冠饰,脑后还有个更大的圆形状饰物,将整个头夹在其中,中间是一字型红黑装饰物,头顶两侧有凤鸟状钗,头下部耳两侧有树叶状钗,黑色丝带系于下颌部,整个冠的造型特别浮夸。 其他剧中武则天在行册封礼时,均是通过梳高髻,上插饰物来进行妆饰。其主要采用的是半翻髻和宝髻。半翻髻,是由隋代的翻荷髻演变而来,其形状像翻卷的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