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重症管理专家共识2013版.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神经外科重症管理专家共识2013版 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 目录 循环系统管理(部分) 5 抗菌药物的选择及使用原则 2 消化系统管理(部分) 6 呼吸系统管理(部分) 4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1 液体管理 3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静脉给予预防用抗菌药物应在皮肤切开前30min给予(B-2) 严格抗菌药物使用的适应 证(B-2),切实减少乃至消除泛耐药细菌在患者之间的传播(A-2) 患者出现感染征象应积极留取脑脊液、痰液、尿液、伤口分泌物、深静脉导管血、血液等标本进行病原学检验和药物敏感试验。 对于患者突然出现的意识变化或者神经体征的变化,同时伴有高热,应该进行腰椎穿刺(除非有腰穿禁忌证) (C-3)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高度怀疑颅内感染时应在腰穿前首先进行影像学检查(B-3) ,发热患者如果颅内有人工植入物,应获取脑脊液进行分析(C-3) 。 明确感染诊断后,进行必要的病灶控制至关重要 (如引流、清创等 ,因脑脊液引流及分流导致感染的患者,强烈建议撤除引流及分流装置,再次分流须等待脑脊液细胞数正常且反复培养阴性后实施(A-2)。 同时积极寻找并清除其他可能感染的病灶。)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诊断方法和诊断标准: (1)体温: 38 ℃或 36 ℃。 (2)临床症状:有明确的脑膜刺激征、相关的颅内压增高症状或临床影像学证据。 (进行影像学诊断时推荐进行MRI平扫和增强检查(A-1)。如果MRI不可行,建议进行颅脑CT的平扫和增强检查(B-3)。) (3)血液:白细胞10 x 109/L或中性粒比例80%。 (4)脑脊液分析:怀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者,必须进行脑脊液的常规、生化分析(除非有禁忌证)(A-3)及病原学查 (化脓性感染脑脊液典型改变:白细胞总数500 x 106/L甚至1000 x 106/L,多核 80% ,糖2. 8 ~ 4.5 mmol/L (或者2/3血糖水平),蛋白质0.45 g/L,细菌涂片阳性发现,脑脊液细菌学培养阳性。同时酌情增加真菌、肿瘤、结核及病毒检查(B-3)以利于鉴别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5)必要时对其他体液标本(如血液、痰液、大便、鼻咽分泌物)做病原学涂片及培养,或对活检组织进行培养、抗原鉴定及PCR分析,以便建立中枢感染病因学诊断(A-3) (将流行病学治疗、临床表现以及其他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鉴别是否为同源病原微生物导致的中枢感染( B-3)。特殊情况下请感染科、微生物室会诊。) 抗菌药物的选择及使用原则 1)临床诊断为感染时 A、应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以及当地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尽可能在留取检验及培养标本后,开始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A-3) B、经验治疗直接针对高度怀疑的病原菌(A-3)。 C、后期应追踪病原学结果及药敏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抗菌药物的选择及使用原则 (2)抗菌药物的选择为易透过血脑屏障的产品 建议静脉使用万古霉素治疗(B-2) 替代方案:利奈唑胺 (B-2)或者磺胺甲基异恶唑(C-3) 治疗尽可能采用静脉途径。合并多重细菌感染或者合并多系统感染时可联合用药。 (因患者多有颅内压增高,一般不推荐腰穿鞘内注射的给药模式,必需时可增加脑室内注射途径。)(c-3)。 抗菌药物的选择及使用原则 (3)根据药物血脑屏障通透性以及患者的个体情况,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一般建议使用患者能够耐受的药物说明中最大药物剂量以及长程治疗 (2 ~ 8周或更长) 液体管理 原则性建议: (1)围手术期或脑损伤后早期的液体入量: 补液原则为个体化的充分补液而非限制补液,不规范的补液会增加患者的病死率。 提倡对需要大量补液患者常规实施CVP监测。 (C-3) A、重型脑外伤患者可保持等或轻度高血容量; B、SAH患者,尽量维持等容状态(CVP 5 ~8 mm Hg) ; C、明确有脑血管痉挛时,则需要保持高血容量(CVP≥8 mm Hg)。 D、对于围手术期的患者,应该警惕补液过量。(B-3) (提倡CVP监测下的出人量平衡,控制输液速度,防止短时间内大量输入低渗或高渗液。) 液体管理 (2)液体治疗的时机和种类: A、多发伤导致失血性休克的治疗一般要遵循尽早使液体达到设定液体量的原则。 B、在复苏治疗的液体选择上,一般主张早期应用晶体液大量补液,不主张直接应用血管收缩剂。(先补晶体液) C、没有证据显示胶体液复苏优于晶体液。尽量避免使用低渗液体及10%葡萄糖。血容量补充不足,极易导致脑缺血的发生。 液体管

文档评论(0)

peace03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