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毒理学-期末复习.pptx

  1.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微生物药物概论;抗菌谱(antibacterial spectrum) 抗微生物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范围 广谱抗菌药 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有效的抗菌药 窄谱抗菌药 仅对一种细菌或少数几种细菌有抗菌作用的抗菌药 ;化疗指数(chemotherapeutic index CI) 评价化学治疗药物有效性与安全性的指标 化疗指数:LD50/ ED50 化疗指数越大,表明该药物的疗效越好、毒性越小 ;抑菌药(bacteriostatic drugs) 抑制细菌生长繁殖而无杀灭细菌的作用 杀菌药(bactericidal drugs) 不但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作用而且具有杀灭细菌的作用 ;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在体外培养细菌18~24 h后能抑制培养基内病原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MBC) 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或使细菌数减少99.9%的最低药物浓度称为最低杀菌浓度 ;抗生素后效应(post antibiotic effect,PAE) 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当抗生素浓度下降,低于MIC或消失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抗微生物药物的作用机制;(二)耐药性的种类: ;(三)耐药的机制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典型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抗菌作用机制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抗菌作用机制;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机制;Penicillin G不良反应;喹诺酮类药物概述;【抗菌作用机制】; 近年发现,quinolones药物的作用靶位除细菌DNA回旋酶外,也包括DNA拓扑异构酶Ⅳ(topoisomerase Ⅳ)。拓扑异构酶Ⅳ为2个C亚基和2个E亚基组成的四聚体,在DNA复制后期姐妹染色体的分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中C亚基负责DNA断裂和重接;E亚基催化ATP水解和DNA前链的后移。在革兰阳性菌中主要为拓扑异构酶Ⅳ,在革兰阴性 菌中主要为DNA回旋酶。真核细胞不含DNA回旋酶,但含有拓扑异构酶Ⅱ,quinolones在高浓度时对其有抑制作用。 ;【耐药性】;【代表药物及其应用】;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环丙氟哌酸),; ;磺胺类(sulfonamides)药物为广谱抑菌剂。对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菌均有良好抗菌活性,较敏感的菌株有化脓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嗜血流感杆菌、鼠疫杆菌、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奴卡菌属、沙眼衣原体、性病性淋巴肉芽肿衣原体、放线菌、肺囊虫、疟原虫等。 ;由于叶酸不能透过细菌细胞膜,许多细菌不能利用现成的叶酸,必须依赖自身二氢蝶酸合成酶(dihydropteroate synthase)催化蝶啶(pteridine)和对氨基苯甲酸(para-aminobenzoic acid, PABA)合成二氢蝶啶(dihydropteroic acid),再与谷氨酸盐(glutamate)生成二氢叶酸(dihydrofolic acid),并在二氢叶酸还原酶作用下转变成四氢叶酸(tetrahydrofolic acid)。sulfonamides药物与PABA的结构相似,可与PABA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因而阻止了细菌二氢叶酸的合成,继之四氢叶酸合成减少,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宿主细胞利用从食物中得到的叶酸还原为四氢叶酸,不需要二氢叶酸合成酶,因此sulfonamides药物不影响人体细胞的叶酸代谢。 ; 细菌对sulfonamides的耐药性可通过质粒转移或随机突变产生。耐药性通常是不可逆的,其原因可能在于:①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经突变或质粒转移导致对sulfonamides亲和力降低,使之不能有效地与PABA竞争。②某些耐药菌株降低对sulfonamides的通透性。③细菌通过选择或突变而产生更多的PABA,削弱sulfonamides对二氢叶酸合成酶的抑制作用。 ;甲氧苄啶 Trimethoprim Trimethoprim(TMP),是一个强大的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抗菌谱与sulfonamides相似,通常与sulfamethoxazole(SMZ)合用。 【抗菌作用与机制】大多数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 菌对其敏感,但单用易产生耐药性。 二氢叶酸还原酶可催化二氢叶酸还原成四氢叶酸,trimethoprim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导致四氢叶酸生成减少,因而阻止细菌核酸合成。与哺乳动物二氢叶酸还原酶相比,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对trimethoprim的亲和力要高得多,故药物的选择性强。Trimethoprim与磺胺药合用可双重阻断四氢叶酸合成,二者合用产生显著的协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ace03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