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大作业一连杆机构运动分析44.doc

机械原理大作业一连杆机构运动分析44.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械原理大作业一 课程名称: 机械原理 设计题目: 连杆机构运动分析 院 系: 班 级: 完 成 者: 学 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哈尔滨工业大学 连杆机构运动分析说明书(题目44) 机构运动分析数学模型 该机构由I级杆组AB(原动件),RRRⅡ级杆组(杆BC与杆CD)和PRPⅡ级杆组(杆EF与滑块4)组成,各杆组如下图所示 原动件杆AB 已知原动件杆1的转角Φ=0~360°,设初始转角为0°, 原动件角速度为100rad/s,角加速度为0, 运动副A的位置坐标为(0,0),速度与加速度均为0, 可根据AB杆长与角速度得出B点坐标(Xb,Yb)。 2.RRR杆组BCD D点坐标为(750,350),可通过B点与D的坐标, 通过RRR杆组的计算公式,求得C点的坐标(Xc,Yc)。 3.PRP杆组EF F点的初始坐标为(400,0),通过E点坐标与C、D两点坐标间的关系可以求出E点坐标(400,Ye),进一步求得F点坐标(400,Yf)。 二、计算流程框图 三、计算程序(MATLAB编写) ---------设定初始量 lab=200; lbc=500; lcd=800; xf=400; xd=750; yd=350; w1=100; %------------将杆1的转角设为未知数 syms theta; t=theta/100; %-------------求出B点坐标 xb=lab*cos(w1*t); yb=lab*sin(w1*t); %------------求出杆2与水平方向夹角faii A=2*lbc*(xd-xb); B=2*lbc*(yd-yb); C=lbc^2+(xd-xb)^2+(yd-yb)^2-lcd^2; faii=2*atan((B+sqrt(A^2+B^2-C^2))/(A+C)); %-------------求出C点坐标 xc=xb+lbc*cos(faii); yc=yb+lbc*sin(faii); faij=atan((yc-yd)/(xc-xd)); %------------求出F点坐标 yf=(yc-yd)/(xd-xc)*(xd-xf)+yd; %------------利用坐标关于时间t的导数求出速度和加速度,dt=d(theta/100) vf=diff(yf)*100; af=diff(vf)*100; %------------将theta,F点坐标,速度,加速度转成数列 theta=0:0.01:2*pi; yf=eval(yf); vf=eval(vf); af=eval(af); %------------画出图像 subplot(221); plot(theta,yf); subplot(222); plot(theta,vf); subplot(223); plot(theta,af); 1.Φ-yf图像 2.Φ-vf图像 3.Φ-af图像 五、计算结果分析 从图像中可以看出,F点做类似正弦曲线的往复运动,随着原动件角度变化,F点的速度、加速度均有较大改变且有周期性变化的特点。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