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国中小提供96永续校园执行之相关资料.DOC

国中小提供96永续校园执行之相关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中小提供96永续校园执行之相关资料

高雄市立楠梓區右昌國民中學 96年度永續校園執行之社區通學步道相關資料說明 聯絡人:李淑美總務主任;電話:3640451轉58,手機:0928-762-056 照片說明 校園轉角,拆除垃圾場,使校園更具穿透性,並設立大型學校校徽,做為學校之精神象徵。 學生設計之社區環境地標--元帥廟、三山國王廟、楊家古厝及海軍軍港,燒製成磚裝置於校徽地標前面。 校門口右側拆除廢棄的提款機,使通學步道變的寬敞舒適。 校門口破舊的警衛室,煥然一新,使右中門面更加光亮。 校門口破損的地面,改為連鎖磚,維護學生上下學之安全。 校門口左側清除椰子樹障礙,成為清潔舒適之通學步道。 以校徽做成的圍籬,美觀大方。 步道上裝置休閒座椅,提供等候家長接送的學生舒適座椅。 大型學校校徽圍籬,,使校園更具穿透性。 96年度永續校園受託規劃設計及監造單位資料 公司名稱 顏明田建築師事務所 負責人 顏明田 先生 地 址 高雄市福德三路49巷6號 聯絡電話 07-7219264 傳真:7512546 手機:0910753620 學 歷 ◆國立高雄大學都市發展與建築研究所碩士 證 照 ◆建築師、建築技師考試及格(高建業證字第137號) 現 任 ◆顏明田建築師事務所 負責人 經 歷 ◆台電土木工程師 ◆營造廠主任技師 ◆高雄市都市計畫委員會委員 一、現況說明: 高立的植物教材園及廢棄的垃圾場,阻礙校園的穿透性。 椰子樹和電線桿擋住步道的視線與通道。 校門口基地高低不平,下雨天又容易積水,影響學生上下學安全。 二、設計理念 右昌國中位於高雄市西北郊,鄰近高雄縣橋頭鄉和梓官鄉,鄰近後勁溪,座落於民峰勤奮純樸的右昌社區,鬧中取靜;臨近又有古老的元帥廟、三山國王廟及楊家古厝提供社區鄉土教學重要資源。 與社區關係密切,社區民眾關心校務發展,學校主動推展社區各項社教活動,社區民眾持久以來都將學校視同社區公園,每日早晚到校休閒運動民眾多達百人以上。 破除封閉與距離的圍牆空間、利用圍籬與穿透借景手法,將圍牆外公共設施或學校綠地、道路致綠帶間綠化景觀納入。 將原在人行道上的椰子樹和電線桿移除,於通學道上設置休憩座椅,提供家長接送學童及社區居民散步運動、休憩使用。 在農會原垃圾場位置轉角安置學校校徽大型圖騰,展現本校精神象徵。 利用陶板豐富的色彩鋪設並加入學生創意元素,使步道入口更美觀且充滿創意。地上鑲嵌學生的作品,融入學生的情感參與,讓上學變成一種驚喜的發現。 LED地底燈:裝置於街角、主題廣場及通學道上於夜間發光,使之具趣味性及警示引導效果。 將校門口高低不平的基地整平,鋪以藝術圖案高壓連鎖磚,加以美化並維護安全。 配合鍛鑄校徽裝設自動噴灑系統綠籬,並裝設LED景觀燈,使校園更為明亮。 裝設校園安全維護與防衛監控設備,提供一個安全無虞的人潮休憩佇留人行徒步區。 三、特色: 學校校徽大型圖騰,展現本校精神象徵。 地上鑲嵌學生的作品,融入學生的情感參與,讓上學變成一種驚喜的發現。 鍛鑄校徽裝設自動噴灑系統綠籬,並裝設LED景觀燈,使校園更為明亮。 構建校內優質環境教育區,讓居民和學校有共同意識、一起建立社區風貌,改造校園環境成為具有社區特質的公共活動空間。 四、效益: 動員社區居民自動自發的參與活動,藉以凝聚社區意識,提供民眾參與的改造機會,落實社區風貌營造計畫。 結合專家及社區居民參與社區總體營造的構想,共同打造具文化風貌、美麗而優質的新社區。 利用民眾參與的方式獲致鄰里居民認同,達成凸顯地域特色,並結合生態工法與永續經營理念,發揮環境教育之積極意義。 提供右昌國中學生安全、舒適、美觀的通學步道,及共同營造出一個具參與性、教育性的就學步道。 提供良好校園環境,與社區居民分享使用,建立和諧互動關係。 五、感言: 永續校園之營造需要精神與毅力,在規劃設計過程中更需要創意,才能吸引人到此參觀或進行環境教育。本校座落於老部落中,社區居民一般缺乏環保概念,透過學校努力的規劃,獲得 鈞局的肯定與照顧,除能兼顧學校安全和資源再用,落實於環境教育課程中,使全校師生受潛移默化之效,進而影響社區家長及民眾。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