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原生生物界(Protista) 第一节 原生动物门(Protozoa) 第二节 硅藻门(Bacillariophyta)和 轮藻门(Charophyta) 第一节 原生动物门(Protozoa) 概 述 最低等的真核单细胞动物 无组织、无器官,细胞各部分化,各司一定的功能,形成“类器官” 个体微小,一般2~5mm,需要显微镜观察研究 由一团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细胞质内可具有骨架或分泌坚硬的外壳 分布广泛:淡水、海水及潮湿的土壤中,甚至寄生 原生动物的分类 蜓目(Fusulinida) 肉足虫纲(Sarcodina) 有孔虫亚纲(Foraminifera) 蜓壳的基本特征 蜓壳的基本特征 蜓壳的研究方法 蜓壳切面方向 蜓壳构造的变化 蜓壳构造的变化 蜓壳构造的变化 蜓壳构造的变化 蜓壳旋壁微细构造示意图 蜓类的生态及地史分布 壳小到中等,纺锤形。6-9圈。旋壁由致密层、透明层和内、外疏松层四层组成。隔壁轻微褶皱。旋脊粗大(图3-3,6)。晚石炭世早期。 壳小到大,粗纺锤形至长纺锤形。旋壁由致密层及蜂巢层组成。隔壁在壳中部平直,两极褶皱。旋脊发育,每圈均有。晚石炭世。 壳中等到大,粗纺锤形至球形。内2-5圈包卷紧密,外圈突然放宽,末圈略收紧。旋壁由致密层和细蜂巢层二层组成。隔壁褶皱轻微。旋脊小,只见于早期壳圈上,放宽的外部壳圈上不发育或无。初房很小。早二叠世。 壳中等到大,纺锤形。11-20圈。旋壁由致密层和蜂巢层二层组成。隔壁平。有轴向和旋向副隔壁,旋向副隔壁可分一、二级。拟旋脊发育,低而宽,常与一级旋向副隔壁相连。中二叠世。 壳小,纺锤形至粗纺锤形。旋壁由致密层及透明层组成。隔壁强烈褶皱。无旋脊。晚二叠世。 第三章 原生生物界(Protista) 第一节 原生动物门(Protozoa) 第二节 硅藻门(Bacillariophyta)和 轮藻门(Charophyta) 第二节 硅藻门(Bacillariophyta) 和轮藻门(Charophyta) 硅藻门(Bacillariophyta) ◇多为具有色素体的单细胞藻类, 单体,或结合成各种群体。 ◇个体微小、最小者仅4μm, 大者在100μm以上,一般直径 在20μm左右。 ◇细胞壁高度硅化,有两个形态相 似、大小不等的壳瓣相互套合而 成,形如培养皿。 ◇种类繁多,约11000多种;现代硅藻和化石硅藻有许多共同分子 。 硅藻的生态及地史分布 生态:在海洋中硅藻的种类最多,淡水和潮湿的土壤也不少,多营浮游生活—海洋的”草原” 对于水体含盐度和温度相当敏感:淡水种、咸水种、半咸水种、冷水种、暖水种、广温种—古生态学应用潜力大 地史分布:始现:J;繁盛:新生代;现代硅藻在寒带和极地最多 。 硅藻的地质意义 硅藻的年代鉴定和石油: 储藏在其骨架中作为食物和帮助飘浮的油脂可储存在沉积物中,成为海下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来源。 通过分析这种有机物DNA序列的变化,并将这些变化与化石记录相比较,以前所未有的精确度计算了硅藻的出现时间—— “硅藻是在9150万年前出现的。可以使用这一信息来寻找可能储藏石油和天然气的岩石层。” (Jaap S. Sinninghe Damste,2008 ) 硅藻土: 具有典型的硅藻生物结构,吸附性强,熔点高 ,重要工业原料 :研磨剂、填充剂、催化剂载体、增光剂、过滤吸附剂、隔热 及隔音材料等。 地层划分对比: 硅藻化石组合 划分 K-Q 地层 轮藻门(Charophyta) 化石藏卵器的形态 化石藏卵器(gyrogonite): 主要是卵囊球(oogonium)的钙化部分,大小在0.20-3.5mm之间,形态多样,有卵形,椭球形,球形,圆柱形,瓶形等。 ◇化石藏卵器的构造 ? 1. 螺旋细胞????从底部开始向顶部延伸包围受精卵的细胞称为螺旋细胞(spiral cell)。螺旋细胞的旋转方向有左旋、右旋和直立三种。 ???2. 顶部构造?分类的重要依据,可分为具顶孔和无顶孔两个基本类型。具顶孔类型是指某些化石藏卵器的顶心,螺旋细胞末端没有完全闭合留下一个孔。此等类型的顶部截平,或呈细颈状和楔状。无顶孔类型是指螺旋细胞末端完全闭合,致使顶孔消失。 3. 底孔和底板??底孔多呈五角漏斗形。在底孔的上部或中上部有一底板。底板一般呈倒截顶五角锥形,薄板形或柱形。底板形态是分类依据之一。 化石藏卵器的形态 ◇化石藏卵器的构造 ?1. 螺旋细胞 ??2. 顶部构造 3. 底孔和底板 4. 受精卵和受精卵膜受精卵被螺旋细胞所包围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