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名师精编课件 (37张).pptVIP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名师精编课件 (37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名师精编课件 (37张)

情景材料 材料二 中国历代都有臭名昭著的大贪官出现, 如秦朝的赵高、汉朝的董卓、唐朝的李林甫、宋朝的 秦桧、明朝的魏忠贤、清朝的和珅……等等,层出不 穷。 你能根据上述材料对中国古代的监察和谏议制度作一简要评价吗? 参考答案 消极: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和低效。 积极: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谏正皇帝过失,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 课堂思考 请思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成熟的表现及特点? 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二、选官制度(官僚队伍的补充) 三、监察与谏议(官僚制度的维系) 1、监察与谏议制度演变 2、评价 2、特点 1、表现 ⑴三省六部制 ⑶监察制度 ⑵科举制 ⑴权力高度集中,以君权为中心。 ⑵人治高于法制 四、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成熟 ⑶对官吏的控制和监督逐渐加强 ⑷始终充斥着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⑸君权和中央权力不断加强,相权和地方权力不断减弱。 课堂总结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监察与谏议制 的确立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高度成 熟。这既是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发展的需 要,又反映了汉唐以来,统治者为保持统 治基础的稳固而进行的政治制度结构改革 的聪明智慧。 以上这些政治制度在朝代的更替中发 生了哪些变化?我们将在下一节课来探讨 这个问题。 *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课标要求: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萌芽:秦汉 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秦:三公九卿——丞相位高权重 西汉:中朝、外朝——亲信、近臣组成决策班子 东汉:尚书台——宫廷秘书机构取代三公位子 魏晋南北朝: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尚未成为中枢权力机构正式组成部分 建立中朝 皇 帝 尚书令 侍 中 常 侍 丞 相 御史大夫 太 尉 九 卿 中朝 外朝 有事上报 执行机构 决策机构 西汉:中朝、外朝 假如你是三省六部的官员,现在文成公主要进藏,需要起草一份昭示天下的诏令,并须执行,应有哪些部门负责? 中拟——门审——尚行; 公主出嫁时的典礼有谁负责? 尚书省——礼部; 文成公主还带去了大量工匠和生产技术,征召工匠又有哪些部门负责? 尚书省——工部 皇帝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起草诏令 负责执行 封驳审议 课堂设问 课堂设问 三省六部制设立的意义 1、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 充, 提高了行政效率。 2、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帝。 3、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后世的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⒉确立:隋唐 皇帝 中 书 尚 书 门 下 选拔官员 户籍赋税  祭祀教育 军事警备 审判刑罚 土木工程 草拟诏令 执行诏令 封驳审议 1、萌芽:秦汉 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2、确立:隋唐 ⑴构成 中书(决策) 尚书 (执行) 门下(审议) ⑵作用 ①提高了办事效率 ②利于加强皇权 ③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 中书省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皇帝 ⑵ 元——中书省(一省制) 相权反弹 威胁皇权 皇帝 财政 行政 军事 侍卫马军司 三衙 统兵 侍卫步军司 殿前司 参知政事 副宰相 度支 盐铁 三司 户部 枢密院 调兵 中书门下 宰相 三省 二府 ⒊演变:⑴宋——二府三司 相权再被分割皇权继续加强 1、萌芽:秦汉 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2、确立:隋唐 3、演变 ⑴宋:二府三司 ⑵元:中书省(一省制) 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二、选官制度(官僚队伍的补充) 1、选官制度发展演变 八股文 才学 门第 孝廉 军功 血缘 标准 八股取士 明清 科举制 隋唐 九品中正 东汉末、魏晋南北朝 察举征辟 汉武帝 军功爵制 战国、秦、 西汉初 世卿世禄 西周 制度 朝代 阅读教材P11,完成下列表格 选官制度发展演变: 察举与征辟 东汉末有这样一首歌谣讽刺察举制说:“举 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 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说当时推举出来的秀才 不识字,察选出来的孝廉对父亲不孝顺。被称为 “清白”的人像泥一样污浊,而出身高门的“良将” 却比鸡还胆小。 应该说,察举制和征辟制为国家荐举有德行 有才学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的 需要,但容易任人唯亲,荐举人与被荐举人也容 易形成小集团。 九品中正制 “九品官人法”,仍保持了曹操用人“不计门 第”的原则。曹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