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系列
石 头城
刘 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 回。
淮水东边 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作者生平】
刘 禹锡 (772~842 年) 字梦得, 贞元九年 (793 年) 进士。
曾与柳宗元等参加政治革新。失败后贬为朗州 (今湖南常德) 司
马, 在地方官任上转徙 20 年, 后入朝, 官至太子 宾客, 分司东
都, 加检校礼部 尚书。世称刘宾客。刘 禹锡是中唐著名诗人。前
期与柳宗元齐名, 并称 “刘柳”, 晚年在洛阳同白居易过从甚密,
世称 “刘 白”。其诗风格通俗清新, 一些模拟 民歌 的抒情小诗,
深得民歌之长。有 《刘梦得文集》。
【简 注】
[故国] 故都, 即题 目所咏的石头城, 在今南京市清凉山。
[周遭] 犹周围。
[淮水] 即秦淮河 。
[女墙] 城墙上凹凸形短墙, 城垛 。
1
教育部大纲规定古诗文欣赏 (八)
【简 释】
群山围绕故都, 故都周围的群山依然存在, 潮水拍打着空无
所有的废都城廓, 荒凉冷落而默默退回。只见那当年从秦淮河东
边升起的明月, 夜深时候依 旧越过城墙照进废都中来。
【欣 赏】
《石头城》 是刘 禹锡所作 《金 陵五题》 的第一首, 属于七 言
绝句。 《石头城》 着力于描写环境景物, 创造出一种沉寂、悲凉
的气氛, 以表现诗人对人事代谢、兴亡变化的无限沉思。
诗的一、二句写石城 。首句写石城的坚固。它历经数百年而
安然无恙, 暗示出六朝 统治者企图以加固城墙来巩固 自己的统
治。第二句用潮水拍打空城写出了而今石城的寂寞, 说明曾繁华
一时的六朝 已不复存在, 从而使读者悟出: 石城之坚固并不能留
住六朝之繁华。
诗的三、四句写城墙上空的明月。“旧时月”说明月亮纵观
古今, 是历史的见证者。它 目睹了过去, 而一个 “还”字表 明它
也洞察着今天和未来。这两句诗充满 了哲理性和历史 的沧桑感,
给世人特别是统治者 以警示。
全诗围绕石城, 以终古不变的青山、江潮、明月, 衬出六朝
繁华俱归乌有, 借景抒情, 格调深沉含蓄。
【背诵方法】
这是一首咏史诗, 但诗人未直接对历史进行评述, 而是 以景
起笔, 用景象的变迁来表达 自己对历史的看法, 诵读时可扣住景
象的变化来记忆。
【拓 展 题】
《刘梦得文集》 共有诗词多少篇, 你最欣赏他的哪一篇作品 ?
为什么 ?
2
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系列
琵 琶 行
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 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 ? 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 添酒 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简 注】
[浔阳江] 长江流经九江市北一段的别称 。
[江头] 江边 。
[荻] 水生植物, 形状似苇, 故常连称芦荻。
[瑟瑟] 风吹草木声。一作 “索索”。
[惨] 感伤之极。
[江浸月] 月光融化在水里, 故云。
[迟] 迟疑。
3
教育部大纲规定古诗文欣赏 (八)
[回灯] 剔明灯火。
[始] 才, 方才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