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1.2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名师精编课件(30张)
下课啦! 1.物质条件:社会生产力提高,封建经济的发展为百家争鸣提供了物质基础。 2.阶级基础:大变革时代创造了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为各阶级、各学派发表自己的意见提供了平台。 4.思想文化:私学兴起使教育逐渐普及和平民化。士阶层兴起,游走于各诸侯和贵族之间。广收门徒,为各派发展提供了空间。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国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被称为“亚圣”。 “为政以德” 继承、发展 “仁政” 1、“仁政”—系统的政治学说。 国家的三件宝物— 土地、人民、政事 2、认为实行仁政,必须重民。 君轻民贵——“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认为人性有“四端”。 四端: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 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性善说” “仁政学说” 基础 人生下来就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 鱼,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养浩然之气” 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人格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浩然之气“是一种以人义为基本内核“至大至刚”而“塞于天地之间”的崇高精神 舍生取义继承孔子杀身成仁思想 1、孟子的学说是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2、《孟子》在唐后成为儒学经典,位列“四书之一”。 四书: 《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 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 3、孟子被后世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时期赵国人。曾在稷下学宫讲学,《荀子》一书保存了荀子的主要思想。 材料:“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应之人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1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制天命而用之” 2、人性本恶,认为后天教育可以使人由恶变善。 3 、治国方式,采取礼法并施。 4、影响: 融合百家思想,是战国思想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有深远影响。 孔子、孟子、荀子的 思想及评价? 人物 内容 及评价 孔子 孟子 荀子 主要内容 影响 仁政,“民贵 君轻”;性善 论;义利观 《孟子》成为四书之一;孟子被尊称为“亚圣” “天命有常”,“制 天命而用之”;性 恶论;礼法并施 战国百家思想的 集大成者,对中 国传统学影响深 远 “仁”和“礼”;“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在当时并未受到重 视。后经历代学者 和统治者的改造, 逐渐成为中国传统 文化的主流。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 ,战国时期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是研究墨子思想的基本资料。 1、兼爱:德行的基本要求就是“兼爱”,这是墨子社会政治思 想的总原则 孔子的“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是有等级差别的爱。墨子主张的兼爱则是无等级差别的爱,不论“王公大人”还是普通“万民”,都不分轻重厚薄。 2 、非攻: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主张各国和平相处。 3 、提倡“尚力”,同时主张节用(节俭)、节葬(节省丧葬的花费)。 影响:墨子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人民,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他的思想曾被其他学派广泛吸收。但到战国以后,墨子的思想便不受人们重视了。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人,继承和发展了老子思想体系,是战国时期道家的主要代表。思想主要体现在《庄子》一书中。 1、“齐物”观点:世界万物看起来是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又是齐一的,这就是“齐物”。 2、“逍遥”.前提 —“无所恃” 3、天人关系——“不相胜”,人要顺从自然不应破坏自然生成的东西。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后期的一位思想家,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的思想经后人整理成《韩非子》。 2、认为历史是进步的,不会 倒退。反对“是古非今”,主张变 法革新。 3、影响: 适应了中央集权的需要。儒法结合,成为古代统治的思想基础。 法:公布于众的法令、法规、 法律,是君臣、民共同遵守 的东西。 术:君主驾驭群臣的方法 (神秘、决策、御臣) 势:“权重位尊”的权势、 权威。 法、术、势三者结合。 1、法术势相结合,要建立君主 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三者不可 分离 孙膑(?—前316年), 战国中期杰出的军事家。他主要受《孙子兵法》的影响。思想体现在《孙膑兵法》中。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共13篇、 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所著。提出了一整套完整的军事理论体系,《孙子兵法》不仅在我国影响深远,被尊为兵学圣典,而且在世界上也享有极高的声誉。 《孙膑兵法》 强调以“道”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32张)名师精编课件.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名师精编课件(26张ppt).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101张)名师精编课件.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名师精编课件 (24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名师精编课件 (22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名师精编课件 (34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46张)名师精编课件.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名师精编课件(24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名师精编课件 (37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名师精编课件(37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4课 宋明理学 名师精编课件(40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1.2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名师精编课件(共39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1.4 宋明理学 名师精编课件(39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1.4 宋明理学 名师精编课件(44张).pptx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1.4 宋明理学 名师精编课件(45张).pptx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1.4 宋明理学 名师精编课件(35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1.4 宋明理学 名师精编课件(55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1.6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名师精编课件(19张).pptx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1.6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名师精编课件(27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2.10 梨园春秋 名师精编课件(共25张).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