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文学作品选读 宋代文学 主讲:董艳秋 宋代文学概说 宋王朝从公元960年到1279年,前后经历了320年。 北宋:公元960年——1126年 共历九帝: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钦宗。 南宋:1127年——1279年 共历九帝:高宗—孝宗—光宗—宁宗—理宗—度宗—恭帝—端宗—帝昺。 一、宋代文学的社会背景 二、宋代文学的文化环境 (一)重用文官(二)学校及科考制度 (三)游乐风气 三、宋代文学的文学形式 宋代文学体裁多种多样,不但有诗、词、文,还出现了戏剧和话本小说。 宋词向来和唐诗、元曲并提,被尊为一代文学之胜。 宋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没有唐诗那样突出,但它的成就却不能低估,唐诗、宋诗各有千秋,它们的风格不同。 宋代散文的繁荣 宋代文学,在戏剧和小说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关于“词”的基本知识 一、词的起源和发展 词最早的起源时间现在学界犹有争论。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在梁代,没有明确的“词”的形式,词真正的开始出现,是在中国的唐代。 二、词的分类: 按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 按音乐性质分:词可分为令、引、慢、三台、序子 、法曲、大曲、缠令、诸宫调九种。 按拍节分,常见有四种:令,也称小令,拍节较短的;引,以小令微而引长之的;近,以音调相近,从而引长的;慢,引而愈长的。 按词牌分: ⑴本来是乐曲的名称。例如《菩萨蛮》。《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⑵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 《忆江南》、 《如梦令》、 《念奴娇》。 宋词的发展历程 宋词在题材、风格、手法的扩大演变上,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 北宋初期:沿袭晚唐五代绮丽婉约的词风 。但晏殊、欧阳修的小令已开始摆脱花间词人猥俗和浮艳的习气,表现出清丽的词风。范仲淹的词较有气魄,别具一格。 北宋前期词人 范仲淹(969-1052),字希文,江苏吴县人。庆历三年七月,授参知政事,主持庆历改革,因守旧派阻挠而未果。次年罢政,自请外任,历知州、邓州、杭州、青州。卒谥文正。他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成就亦杰然可观。散文《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词则能突破唐末五代词的绮靡风气。有《范文正公集》,词仅存五首。 范仲淹的词 《全宋词》现存范仲淹词五首。范词独辟蹊径写边塞生活,为词开辟了崭新的审美境界,也开启了宋词贴近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创作方向;而沉郁苍凉的风格,则成为后来豪放词的滥觞。 《渔家傲·塞下秋来》 据宋人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一:“范文正公守边日,作《渔家傲》歌数阙,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边镇之劳苦。欧阳公呼为穷塞主之词。” 上片写西北边塞风景,紧扣一 “异”字,境苍莽雄阔。下片抒情,抒发将士忧国思乡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此词能从五代词的宫闱闺阁、楼台亭院,走向江山塞漠,摆脱浅斟低唱,实发宋人豪放之先声。 艺术特点 1、词意层层深入。 2、词的意境既有典型性又有创造性。 浣 溪 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词写悼惜春残,感伤年华流逝。“无可奈何花落去”句伤春,留露出惋惜之情,“似曾相识燕归来” 句在淡淡的忧伤中渗透着一种旷达,无奈之中又有一种圆融的观照。两句属对工巧、自然浑成。全词含蕴浑融、闲雅平静。王灼《碧鸡漫志》中说:晏殊词 “风流蕴藉,一时莫及;而温润秀洁,亦无其此。”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词谐不邻俗,婉不嫌弱。明为怀人,而通体不着一怀人之语,但以景衬情。上片三句,因今思昔。现时景象,记得与昔时无殊。天气也,亭台也,夕阳也,皆依稀去年光景。但去年人在,今年人杳,故骤触此景,即引起离索之感。“无可”两句,属对工整,最为昔人所称。盖既伤花落,又喜燕归,燕归而人不归,终令人抑郁不欢。小园香径,惟有独自徘徊而已。余味殊隽永。 艺术特色 1、结构安排注重对比。 2、对仗工整。 蝶 恋 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欧阳修的词 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踏莎行·候馆梅残》 上片从行人落笔,写行人旅途思家。“残梅”、“细柳”、“草熏”、“风暖”展示出一片早春迷人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