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生物限度检查操作规程2015版中国药典四部.doc
微生物限度检查操作规程(中国药典2015版四部通则)
一、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控制菌的检查。
二、引用标准:《中药典》
二、引用标准:
《中
药典》2015年版(通则1105-1106)
三、目录
1?微生物限度标准 2?设备、仪器及用具 3?消毒液、稀释剂、试液及培养基 4 ?检查总则(通则1105 :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通则1106非无菌产品微生 物限度检査:控制菌检査法
5?微生物计数法检查 6?控制菌检查法
实验技术
附件
4?微生物限度标准
非无菌药用原料及辅料的微生物限度标准
(4)目测霉变者以不合格论。(2)“无”为标准依据或无相应规定。
2?设施、仪器及用具
2.1设施 2.1.1?微生物限度检查室及相关设施:微生物计数试验环境应符合微生物限度检查的要求。检验全
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再污染,防止污染的措施不得影响供试品中微生物的检出。单向流空气区域、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进行监测。
?其他设备:高压蒸汽灭菌器;细菌培养箱(30?35°C );蟹菌培养箱(25?28°C );电炉(或 其他适宜的加热装置);恒温水浴;电热干燥箱(250~300°C );电冰箱。生化试剂储存箱。
2.2仪器及器皿 2.2.1?菌落计数器;显微镜(1500X );电子天平或药物天平(感量0.1g ) ; pH系列比色计。
?玻璃器皿:锥形瓶(250?300ml ,内装玻璃珠若干)、研钵(玻璃或晦瓷制,00?42cm )、
培养皿((p9 cm ) v量筒(100 ml)、试管(18x180mm )及塞、吸管(1ml分度0.01 , 40 ml分
度0.1 ).载玻片、盖玻片、玻璃消毒缸(带盖)。
2.2.3新购的玻璃器皿的清洁:先用流水冲洗,浸泡于4%?2%盐酸(工业用)液中约2?6小时,
除去游离碱质,再用流水冲洗。用于化学分析的玻璃仪器,需用重铅酸钾清洁液浸泡数分钟后,再用 流水冲洗,最后以纯化水涮洗2?3次,晾干备用。
2.3用过的玻璃器皿 2.3.1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器皿:可随时洗涤。用清水冲洗(或浸泡),除容量仪器外,可用毛刷
和肥皂粉,内外刷洗,再用清水涮洗干净,晾干备用。容量仪器宜用清洁液浸泡或涮洗,再用流水冲 洗,最后以纯化水涮洗2?3次。
2.3.2试管及培养皿:先正放或直立于高压蒸汽灭菌器内,经424乜灭菌30分钟。趁热倾出培养物, 再以清水或用毛刷及肥皂粉刷洗,最后以流水涮净。
2.3.3吸管:全部直立浸没于清洁液的长筒形容器中,筒底应衬有棉或橡皮垫,以防管尖损坏。24小 时后,逐支用流水反复冲洗洁净,晾干后包扎灭菌备用。
2.3.4载、盖玻片:应分别浸泡于清洁液42?24小时后,取出用流水冲洗,再放入3%?5%肥皂水 或5%碳酸钠液内煮沸10-15分钟,待自然冷却后,再用流水冲洗。沥干后置95%乙醇中浸泡,晾
干备用。
2.3.5玻璃器皿用前应洗涤干净,
2.3.5玻璃器皿用前应洗涤干净,无残1
抗菌物质。吸管口上端距0.5 cm处塞入约2cm的适宜疏松
棉花,置吸管桶内或牛皮纸袋中。锥形瓶、童筒、试管均应加棉塞或硅胶塞,若用振荡器制备混悬液
时,尚需用玻璃纸包裹瓶塞(以免振荡时供试液污染瓶塞),再用牛皮纸包扎。玻璃器皿,均于160°C 干热灭菌2小时或高压蒸汽42*C灭菌30分钟,烘干备用。
2.4用具
2.4.1大、小橡皮乳头(放于干净带盖的容器中,并应定期用70%~75%乙醇溶液浸泡)。
2.4.2无菌衣、帽、口罩、手套(洗净后配套,用牛皮纸包严)灭菌,备用。也可用一次性无菌衣、 帽、口罩、手套。
2.4.3接种环(白钛金或標铅合金,环径4?5mm.长度6?10cm).乙醇灯、乙醇棉球或碘伏棉球、
灭菌剪刀或灭菌手术刀和灭菌镇子、灭菌称样纸、不锈钢药匙、试管架、火柴、记号笔、白瓷盘、洗 手盆、陶瓦盖(42 cm )、实验记录纸等。
3消毒液、稀释剂、试液及培养基 3.1消毒液、稀释剂及试液。
3.1.1 0.1%苯扎漠鞍溶液:供洗手、擦拭操作台面用。
5%石碳酸溶液:配制后装入玻璃消毒缸内,供消毒带菌吸管用,抑或选用其他适宜消毒液。
擦拭操作工具用。3.1.3?75%乙醇溶液:配好后制乙醇棉球,供擦手、
擦拭操作工具用。
3.1.4?0.9%无菌氯化钠溶液:取氯化钠9.0g ,加水使溶解成1000ml , 121°G灭菌20分钟。
3.1.5?司?a.t-80.
3.1.5?司
?a.
t-80.单硬脂酸甘油酯、吐温?80:供非水溶性供试品供试液制备用。
3.1.6 ?无菌 0.1%
氯化三苯四氮哩溶液(TTC ):取氯化三苯四氮瞠0.1g ,加水使溶解成10 mb
3.1.7 .甲基红指示液:取甲基红0.1g ,加入95%乙醇300ml ,水适量,使溶解,再加水至500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