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市第九十四学:近代中国争取民主的斗争课件
中国人学习西方政治文明并付诸实践,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历程。 谁是国家的主人?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是君主,皇权“神圣尊严、不可侵犯”,所谓朕即国家。 到了近代,王韬、郑观应等倡导君民共主,他们虽然没有理解西方政体的实质,但揭开了学习西方政治文明的序幕。 康梁、严复等为代表的维新派为了救亡图存,倡导君主立宪(后改开明专制),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但昙花一现。 1908 年的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以实行宪政的名义强化君主制,结果把自己推上了革命的祭坛。 中华民国诞生后,《临时约法》成纸上谈兵,袁世凯行专制独裁,宋教仁喋血宪政路上,共和国徒具虚名。 历史表明,有宪法,未必有宪政。尽管每一次改革与尝试都带来了进步。历史的进步总要遭遇曲折。但我们注定要前进,也正在前进。 谢谢诸位老师,请批评指正 2009.4.11 * 评价: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认识带有局限性,体现了一部分知识分子和官僚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变革的共识。 * 特点:用儒学语言为政治制度的变革提供理论依据。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争取民主的斗争 15 课 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萌生 北京第九十四中学 郑彦群 李 彤 必修一 第16课 辛亥革命 第18课 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 必修三 第21、22、23课 近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选修一 第15课《戊戌变法》 选修四 第10课《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课标要求 了解19世纪后半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基本主张,认识当时中国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反应。 简述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关于民主的主要论述,比较其观点的异同。 说出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斗争的史实,认识中国近代史上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历史进步性和艰巨性。 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内容,说明其对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影响。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争取民主的斗争 第15 课 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萌生 近代中国的民主化进程路漫漫多艰险,为了实现中国 民主化,近现代的志士仁人进行了哪些努力探索? 维新派:戊戌变法 立宪派:推动清末预备立宪 革命派:辛亥革命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在近代社会,中国面临比西方更加艰巨的民主建设任务; 世界任何一种民主,都是由本国社会制度决定的,建立 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是人民所需要的。 “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的涨落相继出现的。” ——陈旭麓 “近代中国出现的一切问题,无不与这一主题息息相关。近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也不例外,同样受到政治变革、救亡图存的影响。无论‘师夷长技以制夷’,还是郑观应的‘商战’;无论是康有为的君主立宪,还是孙中山的民主共和;也无论是‘实业救国’,还是‘科学救国’,都是围绕着救国图存展开的”。 ——龚书铎 学政治 魏源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严复 “自由为体,民主为用” 康有为 托古改制 实行君主立宪 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萌生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学技术 张之洞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梁启超 兴民权 “新民” 实行君主立宪 孙中山 三民主义,实行民主共和制 新三民主义 五权分立 陈独秀 民主与科学 抵抗派 洋务派 维新派 革命派 激进派 学思想 一、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魏源提出向西方学习思想 2.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实践 3.张之洞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阐述,超出器物范围 二、资产阶级维新派 1.严复:自由为体,民主为用 2.康有为:托古改制 3.梁启超:从兴民权到新民 三、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1.三民主义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2.新三民主义的形成及其影响 3.五权分立的思想 第15课 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萌生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争取民主的斗争 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抵抗派,审时度势,注目四方,主张学习西方的物质文明。林则徐是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海国图志》 “以无律无谋之兵,即尽得夷炮夷艘,遽可大洋角逐乎?不知自反,而惟归咎于船炮之不若,是疾误庸医不咎方,而咎药材之无力也。” ——魏源《海国图志》 一、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魏源向西方学习思想的提出 一、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魏源向西方学习思想的提出 2.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实践 洋务派主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年一级造价师-土建案例-陈江潮精讲班完整讲义.pdf
- 第一册: 标准设计与典型造价 V3.0版 智能配电站.pdf
- 第二课性骚扰的危害 课件 2024—2025学年华东师大版(2024))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pptx VIP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计价格【2002】10号.doc
- 【国家标准】GB14759-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牛磺酸.pdf
- 2020年广西防城港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doc VIP
- 前列腺癌的基础知识.pptx
- 食品安全管理员考试试题及答案(2025版).docx VIP
- 2025年中国空调离合器皮带轮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docx
- (2)IT运维管理:ITIL先锋论坛—DevOps来了运维如何改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