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房地产宏观形势分析
培训讲师:张学民
课件制作:王明伟
2012年8月10 日
目录
一、国内房地产行业发展历史
二、国内房地产市场价格历史
三、国内房地产市场人均面积
四、国际房地产形势分析
五、国内房地产现状分析
一、国内房地产行业发展历史
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1、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探
索和试点阶段 197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关于房改的问题。 1979年开始实
行向居民全价售房的试点。 1982年开始实行补贴出售住房的试点,即政
府、单位、个人各负担房价的1 /3 。截至1985年底,全国共有160个城
市和300个县镇实行了补贴售房,共出售住房1093万平方米。自1986年
以后,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掀起了第一轮房改热潮。
1986年2月,成立了“ 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
领导和协调全国的房改工作。1988年1月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住房制
度改革工作会议”,同年2月国务院批准印发了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
组《关于在全国城镇分期分批推行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标志着住
房制度改革进入了整体方案设计和全面试点阶段。自1986年以后,城镇
住房制度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掀起了第一轮房改热潮。
2、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和配套改革阶段1991年城镇住房制度
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实质性进展,结束了一段时期以来的徘徊局面,
进入了全面推进和综合配套改革的新阶段。 1991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
下发了《关于全面进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意见》,这是城镇住房制度
改革的一个纲领性文件,明确了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根本目
的,这标志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已从探索和试点阶段,进入全面推进和
综合配套改革的新阶段。3、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和全面实施阶段
1994年7月18 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以
下简称《决定》),确定房改的根本目的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相适应的新的城镇住房制度,实现住房商品化、社会化;加快住房建
设,改善居住条件,满足城镇居民不断增长的住房需求。房改的基本内
容可以概括为“三改四建” 。“三改”即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福利性的旧体
制,包括:改变住房建设投资由国家、单位统包的体制为国家、单位、
个人三者合理负担的体制;改变各单位建房、分房和维修、管理住房的
体制为社会化、专业化运行的体制;改变住房实物福利分配的方式为以
按劳分配的货币工资分配为主的方式。
“四建”即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住房制度,包括:建立
以中低收入家庭为对象、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经济适用住房供应体系和以高
收人家庭为对象的商品房供应体系;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发展住房金融和
住房保险,建立政策性和商业性并存的住房信贷体系;建立规范化的房地产
交易市场和房屋维修、管理市场。《决定》要求全面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
积极推进租金改革,稳步出售公有住房,加快经济适用住房的开发建设,做
好原有政策与《决定》的衔接工作等,标志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已进入深化
和全面实施阶段。[PageBreak] 1998年7月3 日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宣布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全国
城镇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
为主的住房供应体系主要包括:(1)调整住房投资结构,重点发展经济适用住
房,加快解决城镇住房困难居民的住房问题。新建的经济适用住房出售价格
实行政府指导价,按保本微利原则确定。经济适用住房的成本包括征地和拆
迁补偿费、勘察设计和前期工程费、建安工程费、住宅小区基础设施建设费
(含小区非营业性配套公建费)、企业管理费、贷款利息和税金等7项因素。计
入房价的企业管理费原则上控制在2 %以下,并以征地和拆迁补偿费、勘察设
计和前期工程费、建安工程费、住宅小区基础设施建设费(含小区非营业性配
套公建费)等4项成本因素为基础计算,经济适用住房开发利润控制在3 %以
下,使经济适用住房价格与中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相适应。
(2)对不同收入家庭实行不同的住房供应政策。新建的经济适用住房出售
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按保本微利原则确定,其开发利润控制在3% 以下,
使经济适用住房价格与中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相适应。最低收入家庭租
赁由政府或单位提供
文档评论(0)